前言:
重庆交通大学的故事,始于1951年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从长江南岸七公里旧车棚,到如今巍然屹立于山水之间的学术殿堂,七十四载风雨兼程,每一步都烙印着奋斗的足迹,每一页都书写着时代的华章。
《校史故事365》如同一条蜿蜒的时间之河,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程,凝练为三百六十五个动人瞬间。这里,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创业艰辛,有“明德行远、交通天下”的壮志宏图;有实验室里通宵不灭的灯火,有崇山峻岭间勘测选线的足迹;有恩师谆谆教诲的温暖记忆,有同窗砥砺共进的深厚情谊。这一个个故事,或激昂,或温情,或引人深思,它们如同璀璨的星辰,共同编织成重庆交大光辉的历史星空。
我们撷取这些历史的片段,不仅是为了铭记与致敬,更是为了传承与启迪。希望这本故事集,能成为连接过往与未来的桥梁,让新一代交大人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继续挥洒汗水,续写属于重庆交通大学“志图山海、交通天下”的明天。
“校史故事365”故事背后的故事
“一直在关注学校校史365故事,每集必看,感融颇多!挺不错的。”从11月7日开始,学校主页网推出了《校史故事365》专栏,每天一个校史故事,展示的是74年交大每一次奋斗的足迹。该专栏也得到了广大师生和校友的高度关注和热切回应。
11月12日,校史故事刊载了《<从歌唱二郎山>到<重庆交通大学校歌>》一文后,宣传部收到了两路精神银发宣讲团团长邓家钦老师和副团长廖桂芳老师发的短信:“一直在关注学校校史365故事,每集必看,感融颇多!挺不错的。前几天看到365故事关于校歌的故事,我觉得有点问题。怎么从二郎山一下子就到了现在的新校歌?其间应该还有一首校歌。从80年代末到2020年左右(经查证为1980年代到2010年),有一首名为《我们从这里启程》的校歌,是每年新生进校歌咏比赛必唱的校歌,整整唱了约20多年。后面才是现在这首校歌。词作者为王成平、贺顺澄、刘传源,曲作者是河海学院退休老教授张智洪的妹夫,国家级作曲家薛明老先生(当时他女儿薛峰就读于我校水港系88级)。近日我都在寻找这首歌,现通过汽车系1988级学生回忆,找到了这首歌的录音,非常宝贵。现发给你惠存。”

重庆交通学院老校歌
廖桂芳老师还特别提到:“昨天河海学院80多岁、满头白发的退休老教授张智洪冒雨骑着助力车把校歌的MP4送到我手中,80岁高龄的宋宗玲老师戴着老花镜一页一页寻找老校歌的情景令我一次次热泪盈眶!”
收到短信后,大家都被老同志认真负责的精神感动。《<从歌唱二郎山>到<重庆交通大学校歌>》文稿中有一段对1980年代校歌的表述,但当时未找到相关曲谱。老同志们找到后,宣传部立即着手补充之前的故事,也欢迎更多的师生、校友,对《校史故事365》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并不吝赐稿。
这首歌是一段有温度的历史,永远温暖着我们的心!”
据悉,《校史故事365》由党委宣传部负责牵头,旅传学院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徐园媛教授为主要负责人的创作团队,15名师生承担了编撰任务,利用暑期,他们先后完成了查询资料、大纲撰写等工作,目前正在利用学习工作之余,紧张地进行编撰创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配合做好“三史”(校史、学科发展史、专业发展史)的编撰工作,档案馆馆长赵毅团队利用腾讯IMA建立“校史编写资料库”大模型知识库,收集了大事记、年鉴、校史等资料,方便各编撰组查阅资料,汇总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