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故事365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正文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校史故事365】钱伟长院士与《应用数学和力学》:重庆交大的学术“里程碑”

日期:2025年11月17日 14:33 作者:旅游与传媒学院 刘紫涵 来源:宣传部、旅游与传媒学院 点击率:

前言:

重庆交通大学的故事,始于1951年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从长江南岸七公里旧车棚,到如今巍然屹立于山水之间的学术殿堂,七十四载风雨兼程,每一步都烙印着奋斗的足迹,每一页都书写着时代的华章。

《校史故事365》如同一条蜿蜒的时间之河,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程,凝练为三百六十五个动人瞬间。这里,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创业艰辛,有“明德行远、交通天下”的壮志宏图;有实验室里通宵不灭的灯火,有崇山峻岭间勘测选线的足迹;有恩师谆谆教诲的温暖记忆,有同窗砥砺共进的深厚情谊。这一个个故事,或激昂,或温情,或引人深思,它们如同璀璨的星辰,共同编织成重庆交大光辉的历史星空。

我们撷取这些历史的片段,不仅是为了铭记与致敬,更是为了传承与启迪。希望这本故事集,能成为连接过往与未来的桥梁,让新一代交大人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继续挥洒汗水,续写属于重庆交通大学“志图山海、交通天下”的明天。

钱伟长院士与《应用数学和力学》:重庆交大的学术“里程碑”

当人们漫步于中国力学与应用数学类著名学术期刊的广袤天地,谈及那些熠熠生辉的学术瑰宝时,重庆交通大学主办的《应用数学和力学》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是无论如何都无法避开、必须深入探讨的论题。其英文版Applied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以4.8的影响因子稳居2024年SCI中国力学类及应用数学类期刊榜首,位列JCR Q1区,由Springer-Nature面向全球发行,中英文版本覆盖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学术界了解中国相关领域研究的重要窗口。

这份荣誉的背后,是期刊一路成长的坚实足迹:1990年入编EI、1997年跻身SCI,2019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重点期刊,同时还被北大期刊、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权威数据库收录,成为集众多光环于一身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它以“不畏权威、深耕前沿”的初心,持续刊载力学、应用数学及相关交叉领域的高水平研究成果,栏目涵盖复杂系统动力学、计算力学等前沿方向,为学术交流搭建起坚实桥梁。

《应用数学和力学》再次被收录为CSCD来源期刊

这份辉煌期刊的诞生契机,源于当时一个亟待打破的学术困局。上世纪70年代,国内力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渠道极度匮乏,全国仅有《力学学报》一本专业刊物,年载文量不足60篇,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难以公开发表,学术思想的传播受到了很大限制。在此背景下,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钱伟长院士决心创办一份新的学术期刊。1979年,66岁的钱老怀揣这份初心四处寻访承办单位,却屡屡碰壁,直到兰州大学叶开沅先生举荐本校校友、重庆交通学院(现重庆交通大学)王志忠老师牵线,这段学术佳话才迎来转机。

1979年1月,恢复建制时重庆交通学院黄沙溪校区大门

当时刚恢复建制的重庆交通学院听闻钱伟长院士的办刊构想后,当即表态全力支持——这份魄力在当时的学术环境下尤为可贵。学校迅速向重庆市科委汇报情况,不仅获得市科委、科协及四川省的多级支持,交通部教育司也全力协助办理创刊手续。在教师人均办公费仅1.5元的经费困境中,学校毅然拨款1万元作为办刊启动资金,为刊物稳稳安下“家”。2009年上海大学周哲玮教授访校时曾由衷感慨:“在钱老最困难时,交院支持了他。”1980年2月,交通部正式批准《应用数学和力学》创刊,这份承载着两代学人期盼的期刊,在重庆交通学院的全力支持下正式诞生。

《应用数学和力学》

初创之路布满荆棘,编辑部最初设于黄沙溪校区的宿舍,后来才迁至一间仅12平方米的小屋。钱伟长院士始终将这份刊物视作“心头宝”,他亲赴重庆驻校指导,在这间狭小的屋子里手把手传授编辑方法,从修改稿件到指导外文公式排版,每一个细节都亲力亲为。为了扩大学术影响,他倡导创办应用数学和力学讲座,1980年至1986年间共举办49期,吸引6000余人次聆听,许多学者自带小板凳参会,成为当时学术界的一大盛事。针对学术期刊常见的资历壁垒问题,刊物创新性地实行“编委推荐制”,先后汇聚100多位中外专家学者,其中不乏两院院士与国际知名学者。清华学子尹双增关于Rmin断裂判据的论文曾遭多家刊物拒稿,后经钱伟长院士推荐,在《应用数学与力学》实现中英文同步发表,助其成功叩开国际学术大门。1993年,钱伟长还将自己主持国际会议的9000元结余款赠予编辑部,用于补贴办刊开支与人员生活,这份深情厚谊成为编辑部前行的巨大动力。

创刊人钱伟长院士审读《应用数学和力学》

如今,这份承载着初心与坚守的期刊,早已成为重庆交通大学学术发展的精神灯塔。作为学校主办的核心期刊,它不仅是展示学术成果的重要平台,更以高水平的学术导向引领着学校在力学、应用数学及相关交叉学科的发展方向,为山区桥隧国家重点实验室、生态力学未来技术学院等科研平台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在人才培养方面,期刊开放包容的办刊理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交大学子,钱伟长院士“重学术、轻资历”的治学精神,融入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助力数学拔尖人才培养基地等项目建设,为学生搭建起接触学术前沿的桥梁。从1981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到1985年改为月刊,再到2014年成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应用数学与力学》的每一步发展都与学校的成长同频共振。

《应用数学和力学》的微信公众平台

新媒体时代,《应用数学和力学》也在微信公众平台被推出,以更便捷的方式传递学术声音,而它所传承的“不畏艰难、深耕学术”的精神,早已内化为重庆交通大学的学术品质。这份期刊成为了学校对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名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交大人在科研道路上勇攀高峰,续写着学术报国的新篇章。

分享:

编辑:黎昱睿

审核人:叶勇 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