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交大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精彩交大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师道】连接心灵,友好使者——记重庆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外籍教师何莲娜

日期:2025年09月03日 15:34 作者:教师工作部 来源:外国语学院 国际处 点击率:

编者按:金秋九月,礼颂师恩。2025年9月10日,我们即将迎来第41个教师节,主题为“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今日起,学校在校园网主页推出【师道】教师节新闻专栏,聚焦优秀教师的育人事迹,记录他们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的动人历程。

“语言不仅是沟通工具,更是连接心灵与文化的桥梁。”这是重庆交通大学外籍教师何莲娜(Alena Charapava)在中国任教期间的深刻感悟。2014年,她首次踏上中国土地,2022年从重庆交通大学毕业并留校,现任学校外语学院教师。2023年荣获“重庆魅力外教”称号,受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采访宣传。十余年来,她怀揣对中华文化的向往与汉语教育的热爱,跨越重洋,扎根山城,以语言为载体,既深耕讲台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又化身中外友好与文化传播的使者,在教学与跨文化交流中持续传递理解与尊重。

一、三尺讲台践初心:甘做教学育新人的引航者

“语言不仅是沟通工具,更是连接心灵与文化的桥梁。”这是重庆交通大学外籍教师何莲娜(Alena Charapava)在中国任教期间的深刻感悟。2014年,她首次踏上中国土地,2022年从重庆交通大学毕业并留校,现任学校外语学院教师。2023年荣获“重庆魅力外教”称号,受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采访宣传。十余年来,她怀揣对中华文化的向往与汉语教育的热爱,跨越重洋,扎根山城,以语言为载体,既深耕讲台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又化身中外友好与文化传播的使者,在教学与跨文化交流中持续传递理解与尊重。

一、三尺讲台践初心:甘做教学育新人的引航者

(一)课程教学:创新方法,聚焦实用语言能力

何莲娜承担基础英语及语音、口译、口语、商务英语等多门专业课程,始终认为语言学习的核心是“融入真实场景”而非单纯应试。为提升学生实际能力,她通过三大方式优化教学:一是及时收集课程反馈、利用微信群沟通学情,动态调整教学方案;二是设计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辩论等互动环节,将中西文化差异纳入“跨文化交流”模块,打破课堂沉默氛围;三是结合自身欧美生活工作经历,引入商务谈判场景,开展同声翻译与中英双向输出训练,帮助学生从容应对实习、留学中的多语场合。在她的课堂上,学生从“为考试学英语”转变为“因热爱学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二)学生人生引导:暖心陪伴,点亮成长之路

何莲娜不仅传授知识,更以自身经历为学生注入成长力量。她每周参与学校英语角,与学生围坐交流新闻、生活与梦想,营造如朋友般的融洽氛围;通过一对一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开口难”的胆怯,建立表达自信——许多学生从“不敢发言”成长为“英语通”,甚至勇敢追寻海外留学梦。她还将自己初到重庆时适应饮食、攻克语言障碍的经历融入课堂,鼓励学生“勇于接受挑战”,让学生明白语言只是接触陌生社会的第一步,直面困难才能更好地成长。此外,她积极指导学生参与英语演讲、口语比赛,助力学生屡获佳绩,成为学生学业与人生路上的“引路人”。

二、立足交大搭桥梁:勇当中外文化交流的传播者

作为外籍教师,何莲娜主动承担起中外沟通与文化传播的责任,以实际行动推动跨文化理解:

(一)参与重大国际会议筹备:积极参与2024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重庆)筹备,协助搭建中外参与者沟通桥梁,优化跨文化交流环节,保障会议高效顺畅,让国际友人感受中国的专业与包容;

(二)助力国庆周年纪念:2024年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庆典活动,向外国来宾生动解读庆典意义,展示中国发展成就与丰富文化遗产,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同;

(三)担任校史馆翻译导览:为外国来宾提供沉浸式校史馆讲解服务,将重庆的城市历史与学校的发展脉络相结合,帮助外宾直观感知地域文化与校园底蕴。

通过这些实践,何莲娜不仅向世界传播了中华文化,更让“CJUers”(重庆交通大学师生群体)专业、开放的形象跨越国界,在全球舞台上绽放光彩。同时,她还为新入职外籍教师提供指导,帮助他们快速融入学校教学环境,进一步夯实中外教育合作的基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何莲娜在重庆交通大学的付出,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点点滴滴的积累。她是学生心中尊重的良师益友、同事眼中信赖的伙伴,更是学校的骄傲,始终坚定践行“教师”与“文化桥梁”两大身份的承诺:作为教师,她长期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批判性思维与跨文化素养,用热情与智慧为学生的全球发展奠定基础;作为文化桥梁,她以谦逊开放的态度搭建东西方沟通的纽带,通过持续参与和周到指导,深化中外双方的理解,建立超越课堂的持久联系。这份对“双身份”的坚持,具有长远价值——它促进相互尊重、拓展视野,不仅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习者与同事,更持续强化着重庆交通大学“教育与文化理解并进”的良好声誉,让跨文化的温暖与力量长久延续





分享:

编辑:刘玉峰

审核人:叶勇 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