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在我校科学城校区主持召开了“三峡及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航运方案研究”项目结题验收会。验收会专家组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春宏、交通运输部水运局正高级工程师解曼莹、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教授级高工陈冬元、长江航道局正高级工程师刘怀汉、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教授级高工刘德春、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高级会计师夏萍组成。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航道与通航处副处长童庆、高级工程师邓中辉、高级工程师王云波,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科信处况猛,长江航运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涛、副主任欧阳帆、工程师陈媛,长江航道局航标处副处长金开华、疏浚养护处正高级工程师伍文俊,长江宜宾航道局航标处处长黄纲,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李明、正高级工程师刘林双,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总工程师陈建、设计二所所长王涛、高级工程师张帅帅等校外相关单位领导、专家到校参会。副校长杨胜发、河海学院院长梁越、国家内河航道工程中心常务副主任胡江、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系主任张鹏,水利水电工程系副主任徐炜及参与项目研究的骨干教师和博士、硕士研究生等20人参与了验收会议。会议由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航道与通航处副处长童庆主持,胡春宏院士担任专家组组长。
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杨胜发代表学校对验收组表示欢迎,诚请专家组多提宝贵意见,期望与各单位开展更广泛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我国水运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徐炜教授从研究任务完成情况、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经费执行情况等方面汇报了项目总体情况,并详细介绍了长江中上游航道条件变化及水位流量需求情况、三峡及上游水库群中枯水期联合调度航运方案、长江中上游河段航道短中期水位预报技术、三峡及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航运信息系统架构方案等主要研究成果。
验收组专家、参会代表认真审阅了相关报告及技术文件,针对项目组汇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质询,项目研究人员就相关问题逐一答复,专家组讨论并形成项目评审验收意见。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研究目标明确,内容全面,技术路线合理,内容详实,研究结论可信;项目研究经费专款专用、支出合理,预算执行总体良好;项目管理规范、组织得力、注重人才培养。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项目验收。
为加强和协调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工程的联合调度,使防洪、航运、发电、生态保护等多重目标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水工程对流域综合效益的提升作用。我校联合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组织超50人的科研团队,以长江中上游航道条件变化及水位流量需求为目标,开展三峡及上游水库群中、枯水期多目标联合调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宜宾至重庆河段的航道变化特性,提出了不同下泄流量对航道条件的影响及不同航道维护尺度的流量需求,明确了枯水期航道维护的具体要求;提出了三峡及上游水库群在枯水期的联合调度策略,显著提升了枯水期的航运流量和发电量,量化了新水库投产后航道流量的提升程度,建立了高精度的应急调度模型;开发了长江中上游河段短中期水位预报模型。研究成果应用于长江中上游航道的航运管理和优化,确定航道维护的具体流量需求和水位阈值,指导航道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为航运和调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显著提高了长江黄金水道的通过能力和服务能力,促进了行业技术进步,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
本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充分展示了我校研究团队在水运交通运输领域的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在研究过程中,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航道局、长江航运发展研究中心等相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多次莅临我校进行指导。校党政和科研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并给予悉心指导,河海学院党政班子精心组织,确保了该项目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
后续,项目组将根据专家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分析项目对生态、发电等方面的综合效益,提出更具操作性的水库调度优化建议,以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提升研究成果的全面性和实用性,更好地服务于长江航道的调度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