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教学工作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三学期”系列】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聚焦领域前沿发展,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全球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日期:2025年07月07日 09:37 作者: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来源: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点击率:

在学校统一安排部署下,信息学院落实"三学期制"改革任务。学院通过统筹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深化产教融合机制,为本科生搭建起贯通三个年级的阶梯式实践平台,形成"基础实训-专业实践-创新应用"的立体化培养路径。该体系聚焦信息科学关键技术领域,通过校企共建实验室、真实项目驱动等模式,着力培育既掌握前沿理论又具备工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新型信息技术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一、学术报告拓展学生视野

三学期学院聘请新进博士6名及中咨集团王国峰教授、张伟高级工程师为大一大二的学生们带来了十多场讲座,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更新行业知识,还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实践能力,助力成为信息技术领域复合型人才。

2025年6月25日上午,备受瞩目夏季学期的“信达讲堂”在我校科学城校区学生活动中心二楼会议厅成功举办。讲堂特邀智能交通与空间信息技术领域权威专家王国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以及智慧交通建设领军企业中咨泰克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伟博士(正高级工程师)联袂开讲,聚焦“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及“智慧交通业务的探索与实践”两大前沿主题,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

多场报告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前瞻性强,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又有鲜活生动的实践案例,不仅拓宽了相关专业学子在智能交通、空间信息技术、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学术视野,更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国家“交通强国”战略下行业发展的澎湃动力与广阔前景,为同学们未来的专业学习和职业规划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二、开展企业项目实训实习

根据教学计划,为大三学生安排实践教学涵盖《企业项目实训》与《毕业实习》两门课程,并引入7家合作企业,严格遵循各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要求,分设10余个实训项目,由院内教师全程跟班指导,企业技术专家协同实施。企业提供项目案例资源、技术指导及实训平台支持,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确保教学与行业需求接轨。

本次实施"三学期"制教学,构建"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培养体系:大一大二夯实专业基础,大三开展企业真实项目实训,暑期短学期引入名师讲座。通过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与行业龙头共建3个联合实验室,年均提供近60多个实习岗位,该模式有效促进知识转化与创新能力提升。未来将持续深化课程改革,构建"AI+专业"特色课程群,完善产教融合长效机制。

分享:

编辑:刘玉峰

审核人: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