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教学工作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三学期”系列】土木工程学院结构系:“竞赛贯穿式”打造智能建造实践链

日期:2025年07月07日 10:28 作者:土木工程学院 来源:土木工程学院 点击率:

为深入推进工程教育改革,积极探索创新实践育人模式,土木工程学院结构系全面开启具有“学科竞赛全程贯穿、智能建造深度融通”特色的第三学期实践教学。该实践体系紧密对接国家智能建造、城市更新以及重大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精心构建了以竞赛为驱动的“认知-技能-综合”三阶能力螺旋升级实践教学体系,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分层强化能力培养:大一着重工程认知与兴趣启蒙,大二锤炼核心技能与竞赛攻坚能力,大三深耕综合应用与前沿创新,以结构设计大赛与BIM竞赛等为引擎,全力培养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卓越工程师。

认知启蒙:走进智造现场,点燃结构创新火种

大一阶段,学院精心组织“土木工程认识实习”“智能建造专项实践”等一系列实习实践活动。学生们走进宝山嘉陵江大桥项目、重庆中建海龙两江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等重点工程现场,以及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等智能建造研发工厂。在这里,他们近距离观察预制装配化施工、结构智能安装、先进结构设备等前沿技术,亲身感受现代土木工程的科技魅力与结构体系的力学艺术。

同时,学院特别举办结构设计大赛“雏鹰体验营”。通过现场观摩和简易模型制作,学生们直观地理解结构设计的创意与挑战,激发对专业学习的浓厚兴趣,为后续深入学习和参与竞赛埋下希望的种子,实现专业兴趣与竞赛启蒙的双重目标。

技能攻坚:实战锤炼,挑战结构性能极限

大二阶段,学院推行“技能实训+结构竞赛”创新实践模式。学生们开展测量实习、专业生产实习体验(如金凤城市中心一期四标段EPC项目等),并在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集训中担当主力军。围绕轻量化、高承载力的目标,他们进行创新设计、精细仿真、模型迭代与极限加载测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结构创新思维、计算分析能力、精细化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与顽强拼搏精神得到全方位锤炼。

综合创新:数智赋能,强化智能建造实践

大三阶段,学院聚焦生产实践实习与课程综合设计的深度融合,鼓励学生在工程实践层面积极参与BIM等应用型竞赛。学生们深入施工单位、重庆市交通基础设施BIM工程中心等开展深度生产实践实习,参与实际项目的结构设计、施工管理或检测评估,并完成系统性课程综合设计。

依托丰富的实习经验,大三学生作为主力参与BIM应用技能大赛等工程实践类竞赛。他们聚焦结构BIM正向设计、多专业协同与数字化创新应用,在解决复杂实践工程问题的过程中,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第三学期制以竞赛驱动型“认知-技能-综合”三阶能力螺旋升级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学生能力的链式成长。结构设计大赛有效夯实了学生结构创新与极限优化能力,BIM竞赛则锤炼了他们的数字化工程协同实战水平,切实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培养卓越工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学院将持续优化这一实践育人模式,更好地服务国家建设需求,为行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

分享:

编辑:刘玉峰

审核人: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