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1日下午,航运学院党委在第一会议室召开党组织书记“三带头”主题宣讲会。会议紧扣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学校党委关于基层党建提质增效的部署要求,聚焦“带头推动转型升级、带头‘AI赋能’、带头讲好‘两路’故事”三大主题,系统展示各党支部书记立足岗位、融合党建与业务、服务国家战略的创新实践与务实成效。学院党委书记周德贵主持会议,全体院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莅会指导,各党支部书记、首批“党员先锋岗”全体师生党员等共计50余人参会。
智领航向,红铸深蓝。各党支部书记既当“领头雁”又做“实干家”,在转型升级中勇挑重担、在AI赋能中敢闯新路、在传承“两路”精神中铸魂育人,切实将组织优势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服务国家战略、提升育人质量的强大动能。

推动迭代转型,服务海洋强国
各教工党支部主动对接国家“海洋强国”“交通强国”战略,以党建引领学科专业优化、科研攻关与产教融合,推动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精准对接。
智能船海系教工党支部书记袁培银以“向海图强,争做时代新人”为引领,开展风机钢混结构关键技术研究,推进国内首个超大型钢混结构浮体项目,整合校友与企业资源,协办世界电动动力大会,彰显支部在重大工程中的组织力与战斗力,受邀出席海洋强国全国党建论坛。支部将科研成果反哺教学,指导学生参与竞赛并成功保研名校,形成“科研—育人”良性循环。能源动力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印洪浩深入企业调研,精准把握行业人才需求,将真实工程案例融入课堂教学,积极参与青年教师培养与招生宣传,强化产教协同,提升人才培养适配度。智能航海系教工党支部聚焦智能航运前沿,由支部委员龚燕峰牵头研发具备双模态感知与三种控制方式的3米级无人船;支部书记刘冬冬建成实验水池,夯实无人船平台硬件基础。

“AI”全面赋能,驱动融合创新
面对数字化浪潮,各支部书记还带头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学改革与管理服务,推动党业深度融合、提质增效、创新发展。
学院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罗德成充分发挥综合协调枢纽作用,统筹党政资源、优化运行机制、保障重点项目落地,以“行远致稳”的治理效能为“三带头”实践提供坚实支撑。管理服务教工党支部书记张瑜着力推进AI赋能教学改革和党务办公,显著提升行政效率,赋能学院高质量发展;支部委员白丹丽对海事培训报名流程繁琐、信息不畅等痛点,研发AI管理系统,集成报名指引、实时查询与异常预警功能,已服务3000余人次,切实提升服务精准性与覆盖面。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主题宣讲还首次创新采用了“数字人”形式,共有杨雪锋(学院纪委委员、前党支部书记)、邢相春(学院党委委员)、田蜜(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包文豪(学生支委)等4位师生党员,虽为技术呈现创新,但内容始终紧扣本职工作,体现了各支部对新技术应用的理性态度与务实导向——重实效、避噱头,以技术服务于育人初心。

赓续两路,培育时代新人
学生党支部将“两路”精神与航运特色深度融合,打造贴近学生、贯穿成长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田蜜秉持“以航海精神为舵,以红色基因作帆”,组织海事局实践、学术辩论赛等思政活动,成立“航运跑团”与党员学术互助小组,在船舶监管、智能航运等真实场景中感悟“甘当路石”的当代价值。船海本科生党支部书记董二飞打造“海润扬帆”项目,构建涵盖思想引领、学业帮扶、就业指导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将“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协作精神延伸至校企协同育人与国际航运合作。轮机本科生党支部书记吴燕构建“天路—水路—心路”育人路径,打造“先锋论坛”“追光者说”“萤火虫故事会”特色品牌,推动“两路”精神融入专业实践,培育具有红色基因的航运时代新人。船电本科生党支部书记曾丽琴积极探索“党建+学术”“党建+心理”等模式,依托学院“135学业帮扶体系”,践行“一个都不能少”的集体主义精神,让“两路”情怀落细于朋辈互助。航海本科生党支部书记宁芳结合航海专业特殊性,将廉洁教育、心理韧性训练与“一不怕苦”的意志品质培育深度融合,筑牢未来船长的精神压舱石。

砥砺育人初心答好时代答卷
此次宣讲会既是阶段性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如何“向海图强、为党育人”的生动实践。在人工智能重构产业版图、海洋强国战略纵深推进的关键时期,航运学院党委以“三带头”为支点,撬动党建与学科发展的同频共振——以“智”领航向,让技术赋能不偏离育人轨道;以“红”铸深蓝,使红色基因深深融入蓝色梦想。这不仅是方法论的创新,更是价值坐标的锚定:无论技术如何迭代、业态如何变迁,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变,为国开路的使命不能忘。面向未来,航运学院党委将持续以“三带头”为抓手,持续推进“一支部一特色”建设,推动党建工作从“有形覆盖”迈向“有效引领”,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交通强国贡献坚实而卓越的航运力量。
学院党委书记周德贵在总结讲话中强调,“三带头”不是口号,而是行动指南。各党支部要持续以转型升级回应时代之需,以AI赋能激活发展动能,以红色叙事筑牢信仰之基,真正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