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1日下午1-6点,航运学院党委召开首批“党员先锋岗”建设成果汇报暨“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创建探索专题研讨会。会议紧扣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战略部署,立足国家“十五五”规划对海洋经济、智能交通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顶层设计,组织师生党员代表围绕“带头推动转型升级、带头AI赋能、带头讲好‘两路’故事”三大方向,集中展示一年来“党员先锋岗”创建的实践成效,并就打造具有航运特色的党建育人品牌深入研讨、凝聚共识。学院党委书记周德贵主持会议,学院班子全体成员、党委委员莅会指导,各党支部书记、首批“党员先锋岗”全体师生党员、部分师生代表等共计50余人参会。

深耕教学科研一线,筑牢蓝色人才根基
碧海扬帆先锋岗(教书育人类)的教师党员们深耕教学科研一线,将国家战略需求深度融入育人全过程,服务海洋强国、锻造先锋“舵手”。印洪浩、刘光银等深入港口企业,把绿色航运、智能船舶等真实工程案例转化为教学项目,推动“课堂即工场”;杨雪锋、屈紫懿、张淋等带头AI赋能教学创新,自主研发AI仿真教学系统,构建智能化教学平台,获国家级教学创新成果;屈紫懿、赵珂等带头AI赋能课程思政,将爱国主义主题、终身学习主题、科学精神主题、工匠精神主题等有机融入课堂,讲好大思政课;龚燕峰在指导“郑和班”学生时,注重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奋斗精神融入学业指导,引导青年厚植家国情怀;袁培银、赵藤、赵珂提出的“海洋机器人微专业”构想,更彰显党员教师面向未来产业的前瞻视野,受邀出席海洋强国党建论坛。他们以实际行动深度融合党业促发展,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为海洋强国筑牢智力根基。


强化支撑保障功能,激活育人治理效能
远航灯塔先锋岗(管理服务类)的教师党员们立足本职岗位,聚焦保障运行、服务师生、支撑发展的关键环节,奋力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罗德成主任深刻领会办公室“服务发展、服务决策、服务落实”的职能定位,持续深化“三服务”内涵,立足日常事务稳基固本、决策会议稳策善谋、专项工作稳中有进、宣传阵地稳阵固防、精准引才稳岗扩岗,以“行稳致远”的定力与“奋楫争先”的担当,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保障。邢相春老师创新运用数字人技术,生动还原辅导员工作日常,提升思政工作的亲和力与时代感;辅导员吴燕、董二飞以“两路”精神为核心,打造特色成长支持项目,构建覆盖“入学—成长—就业”全周期的育人体系;田蜜、曾丽琴、宁芳老师则将“党建+学术”“党建+心理”“党建+就业”深度融合,积极探索“郑和班”人才培养,赋能青年学生全面成长。白丹丽老师研发海事培训AI管理系统,实现“一键报名、智能预警”,累计服务超3000人次,精准高效。他们以AI赋能治理、以情怀温暖育人,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凡担当。


勇担时代使命,争做向海图强新青年
蓝海精英先锋岗的学生党员们在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中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展现出新时代航运青年的责任担当。唐乾隆、包文豪、龙锐等结合“两路”精神畅谈研学实践之路;孙钰婷、刘峻赫立志投身船舶军工领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防建设,践行“为船、为海、为国防”的铮铮誓言;张灵灿提出“红色算法师”倡议,呼吁在智慧党建中嵌入数据伦理与安全审查机制,体现科技素养与政治自觉的高度统一;郭银润、李雨桐、刘博超等通过讲述川藏公路筑路史,结合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叙事,阐释“和平合作、向海图强”的当代价值,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引领”的思想跃升。他们以实际行动响应号召,在服务国家急需领域中擦亮青春底色。


擘画品牌蓝图凝聚发展共识
围绕“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创建探索,在前期大量丰富扎实的创新实践基础上,受学院党委委托,正处级组织员兼纪委书记李世佼系统阐述了“郑和丝路·蓝海先锋”党建品牌建设构想。她指出,“郑和”象征中华海洋文明的开放包容,“丝路”呼应“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互联互通,“蓝海先锋”则彰显党员在海洋强国征程中的先锋本色。品牌拟以“丝路传承千秋韵,先锋奋进向深蓝”为口号,构建“1+5+N”党建思政育人矩阵,实施五大专项行动,着力破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难题,以高质量党建统领学院事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与会师生一致认为,三类先锋岗的协同实践为品牌建设提供了真实土壤,未来应进一步强化典型引领、拓展应用场景、健全动态管理机制,推动党建从“有形覆盖”走向“有效引领”。
从“先锋岗”到“先锋力”,迈向高质量党建新阶段
据悉,2025开年以来,航运学院党委将“党员先锋岗”的创建探索列为2025年学院党委的头等大事(交大航运委〔2025〕1号),通过年初立项、年中建设、年末验收的方式,致力于在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学院改革攻坚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建设先锋力为重点,充分发挥优秀党员的头雁示范效应。开展蓝海先锋行动以来,首批“党员先锋岗”共有30名师生党员入选。
本次会议标志着航运学院“党员先锋岗”建设进入机制化、品牌化、长效化新阶段。学院将以“一年塑形、两年赋能、三年跃升”为目标,持续推动先锋岗从“个体闪光”走向“群体共振”,从“岗位示范”升级为“系统引领”,真正让党旗在涉海安全、极地航运、智能船舶等国家急需领域高高飘扬。
航运学院党委书记周德贵表示,面向海洋强国的时代召唤,航运学院正以先锋之力,书写高校党建服务国家战略的“蓝色答卷”——这既是历史传承,更是现实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