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规定,经市政府批准,2019年8月30日,重庆市政府印发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2018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渝府发〔2019〕23号)。对为我市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其中,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3项一等奖,创下历史新高。
1、时滞递归神经网络稳定性研究(自然科学 一等奖)
第一完成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项目负责人:宋乾坤)
本项目主要对时滞递归复值神经网络、时标上时滞递归复值神经网络、分数阶时滞递归神经网络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包括:(1)在激活函数不分离为实部函数和虚部函数的情形下,建立了时滞递归复值神经网络渐近稳定性和指数稳定性的线性矩阵不等式判据。(2)借助时标理论,把连续时间型和离散时间型两类时滞复值神经网络融合到统一的模型框架下进行研究,构建了时标上时滞递归复值神经网络模型,给出了模型的稳定性判据。(3)在分数阶递归神经网络具有时滞的情况下,建立了网络平衡点存在性、唯一性和有限时间稳定性判据。
2、新水沙条件下三峡水库泥沙输移规律及航道整治技术(科技进步 一等奖)
第一完成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项目负责人:杨胜发)
本项目突破经典的水库三角洲淤积模式,发现了超大河道型水库泥沙输移规律和分散淤积模式,重新评估三峡水库淤积平衡量由论证期间160亿方降为新水沙条件下50亿方。提出了保障常年回水区480km高等级航道畅通的整治方法、变动回水区120km航道由3000吨级提升至5000吨级的航运效益拓展方案。攻克三峡库区航道整治的三大技术瓶颈,实现了航道整治的试验观测精细化和整治技术环保化。
3、装配式简支—连续梁桥性能提升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科技进步 一等奖)
第一完成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项目负责人:周建庭)
本项目针对桥梁墩顶负弯矩区段施工难度大且质量难以控制、横向联系弱导致单梁受力、抗震能力薄弱等三大问题,取得了如下主要创新性成果,包括:(1)研发了采用加厚翼缘板取代传统构造齿板、改扁锚为圆锚、曲线张拉为直线张拉的负弯矩区段新构造与新技术,简化了施工工艺,降低了施工难度;(2)研发了横向贯通横隔板提高装配式小箱梁桥横向整体受力性能的新技术,提高了小箱梁桥的竖向刚度和扭转刚度储备,显著提升了活载横向分布系数的均匀性,具有优越的抵抗铰缝损伤和防止“单板受力”的能力,显著改善了小箱梁桥的耐久性;(3)研发了高烈度地区装配式简支-连续梁桥控制墩-梁相对位移的新型横向延性限位装置,提出了纵向连梁装置合理结构参数的设计方法,揭示了不同横向连接构造措施和不同结构体系下桥梁的抗震性能特征及变化规律,有效避免了连续桥地震惯性力的不合理分配方式,提升了主梁在地震作用下的复位能力,改善了装配式简支-连续梁桥的抗震性能。
另,我校其他科技成果获得科学技术奖励清单如下:
序号 |
成果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完成单位 |
奖励类别 |
1 |
山地环境复杂道路驾驶行为感知与决策关键技术及应用 |
徐进、彭金栓、邓天民、邵毅明、毛嘉川、杨奎、赵军、邓天清、尚婷、束海波 |
重庆交通大学 (第一完成单位) |
科技进步 二等奖 |
2 |
新型组合式自平衡抗滑结构研发与设计施工一体化关键技术 |
王羽、柴贺军、张庆明、阎宗岭、熊卫士、谢吉宁、应文宗 |
重庆交通大学 (第一完成单位) |
科技进步 三等奖 |
3 |
高性能特种车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
罗天洪、黄兴刚、何泽银、梁栋、高云、李富盈、郑讯佳、崔庭琼、贺海燕、宋拥军、李春宏 |
重庆交通大学 (第二完成单位) |
科技进步 一等奖 |
4 |
新型彩色功能性路面铺装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
郝增恒、曹雪娟、徐建晖、王民、唐伯明、盛兴跃、代剑锋、陈诚、李涛、王杰 |
重庆交通大学 (第二完成单位) |
科技进步 二等奖 |
5 |
混凝土结构裂缝自修复理论及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 |
郭远臣、程龙飞、闫磊、郭正超、王雪、李勤熙、陈相 |
重庆交通大学 (第二完成单位) |
科技进步 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