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下午,学校第二期“双积”计划大讲堂暨“两路”故事荟在南岸校区明德楼408会议室举行。原武警交通第一总队政治委员、武警交通指挥部副主任陈振有少将,原武警交通运输部队支队长、“全军学雷锋积极分子”、全国交通系统劳动模范、党的十四大代表兰健康上校受邀来校,为全校师生深情讲述筑路故事与“两路”精神。学校党委书记宫辉、原党委书记刘伦出席活动,学工部、宣传部、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共14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学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叶勇主持活动,活动前师生共同参观了学校的“两路”精神育人园。

厚植“红色根脉”:“雪域天路”背后的铁血担当
陈振有将军以大量亲历细节,再现了援巴基公路、川藏公路养护等任务中“吃压缩菜、喝融冰水、住帐篷”的高原艰苦场景。他表示,一条条在雪域高原延展的“天路”,是战士们用生命和意志铺出来的;一项项国防交通工程,见证了人民军队“越是艰险越向前”的使命担当。
陈将军充分肯定了学校多年来为国防交通系统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指出“交大学子在部队中踏实肯干、技术过硬,不少学生成长为管理骨干和技术标兵,为部队交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赓续“两路”精神:用脚步丈量高原天路
兰健康同志以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他在含氧量不足内地一半的五道梁、塌方频发的川藏线等极端环境中的亲身经历。他说:“青藏线苦,苦中有乐;川藏线险,越险越向前。”从“睡户外、抗大风、避塌方”到常年奔走在生命禁区,他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生动诠释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
他的故事让在场师生深刻感受到,“两路”精神不仅属于历史,更属于新时代的青年,更属于正在建设交通强国的每一个普通奋斗者。

铸就精神底色:用实际行动传承弘扬“两路”精神
在师生互动环节,面对“新时代青年如何弘扬‘两路’精神”的提问,陈振有将军强调:“不一定要到雪域高原才能发扬精神,在困难面前沉下心、把事情做好,就是最真实的传承。”
兰健康同志也指出:“给国家修路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要敢走、要会走、要走好。”
在互动交流环节,学校党委书记宫辉给同学们作了分享“前辈们面对生死抉择,是为了让我们这一代人不用再面对同样的危险。但我们不能忘记他们的选择。‘两路’精神的传承,不是情景还原,而是价值传承,要在新时代实践中把这种精神不断弘扬。”

开展系列活动:让“两路”精神在交大生根发芽
本次“双积”计划大讲堂暨“两路”故事荟活动,通过亲历者讲述、现场互动交流,广大师生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思政大课。学校党委书记宫辉、原党委书记刘伦为两位主讲嘉宾颁发证书和纪念品。

“两路”精神,是中国交通建设史上的精神坐标,更是交大学子不断攀登、奋勇前行的力量源泉。学校将通过举办有特色、高质量的学生活动,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青年中薪火相传,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品质在交大校园持续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