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9日上午,云阳县人和街道中兴村一对年逾七旬的残疾老夫妻,在驻村干部的全程陪同下,前往县行政事务大厅顺利补办了结婚证。这张迟来近40年的证件,解开了困扰二老多年的心结。

老夫妻俩的幸福照 / 驻村干部分享幸福喜悦合照
这对老人是村里的脱贫监测户,夫妻俩均已70岁左右,老来得女尚在高中就读。二人虽结婚近40年,但因早年婚姻登记制度不完善,仅按传统习俗举办婚礼,未及时办理正式登记。随着年龄增长,他们在办理医保、养老、救助等事务时屡屡受阻,补办结婚证成了多年未解的心病。老人感慨道:“我们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又不熟悉流程,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办。”
重庆交通大学派驻云阳县人和街道中兴村驻村第一书记陈作明得知情况后,立即带领驻村队员程宏伟主动上门走访,核实情况、协调民政部门,并协助准备相关证明材料。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19日当天,陈作明和队员亲自驾车接送,全程陪同二老往返于县行政事务大厅,协助填写表格、核对信息、拍照办证,耐心解答每一个疑问。原本忐忑不安的老夫妻倍感温暖:“没想到干部这么上心,跑前跑后,像自家亲戚一样。”老人紧握干部的手,眼中泛着泪光。

驻村干部协助填写表格 / 驻村干部协助柜台办理
同村村民听说此事后,用当地方言称赞:“这事儿,你们搞来了的!”人和街道办事处党工委贾委员表示:“一张结婚证,对年轻人来说可能只是一张纸,但对两位老人而言,是几十年相濡以沫的见证,更是晚年生活保障的定心丸。基层治理不仅要有制度、有规范,更要有温度、有情怀。我们的干部多跑一趟腿,群众就少一份忧。”
在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收官之际,这件平凡小事折射出新时代干部为民服务的初心。它既是基层治理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生动注脚,也是驻村干部“脚下沾泥土、心中装百姓”实干精神的真实写照,为乡村振兴新征程上的民生保障网注入了温情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