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交大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精彩交大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校史故事365】一所大学的诞生与一条天路的召唤

日期:2025年11月07日 15:40 作者:宣传部 来源:宣传部 点击率:

前言:

重庆交通大学的故事,始于1951年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从长江南岸七公里旧车棚,到如今巍然屹立于山水之间的学术殿堂,七十四载风雨兼程,每一步都烙印着奋斗的足迹,每一页都书写着时代的华章。

《校史故事365》如同一条蜿蜒的时间之河,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程,凝练为三百六十五个动人瞬间。这里,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创业艰辛,有“明德行远、交通天下”的壮志宏图;有实验室里通宵不灭的灯火,有崇山峻岭间勘测选线的足迹;有恩师谆谆教诲的温暖记忆,有同窗砥砺共进的深厚情谊。这一个个故事,或激昂,或温情,或引人深思,它们如同璀璨的星辰,共同编织成重庆交大光辉的历史星空。

我们撷取这些历史的片段,不仅是为了铭记与致敬,更是为了传承与启迪。希望这本故事集,能成为连接过往与未来的桥梁,让新一代交大人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继续挥洒汗水,续写属于重庆交通大学“志图山海、交通天下”的明天。

 一所大学的诞生与一条天路的召唤

18军举行进军西藏誓师大会

20世纪50年代初,11万筑路大军,跨怒江天险、攀横断山脉、越巍峨昆仑、渡通天激流,不仅建成了总长4360公里的川藏、青藏公路,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还创造了人类筑路史上的奇迹,同时还在共和国的史册上留下不朽的精神丰碑。

重庆交通大学因修筑川藏公路而生。

1950年初,康藏公路修建司令部成立,由十八军后方部队司令员陈明义兼司令员,西南军政委员会交通部副部长穰明德兼政治委员。上任伊始,从1950年7月到10月,三个月中,穰明德带着一队精干的工作人员在川、黔、滇、藏的崇山峻岭中进行了艰苦翔实的实地考察,深切体会到要在地形复杂的西南地区搞好交通建设绝非易事。尤其是在康藏公路二郎山线段的施工中,穰明德痛心地看到,赤手空拳的战士们用血肉之躯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搏斗,痛彻地感到没有交通专业技术与专业人才需要付出多么沉重的代价。

穰明德怀着急迫的心情,向西南军政委员会提交了《川康、康青公路工程业务考察报告》和《关于西南公路情况的报告》,同时提出,希望在重庆筹建一所以“西南交通学院”为校名,分期筹设土木、机械、运输等专业,规模达到1050人的正规交通专业高等院校。这两份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的报告,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当时西南交通的现状,表明了筹办高等学校、培养交通专业技术人才的构想。报告得到了西南军政委员会的重视,很快就获得了批准。

穰明德立即投入到了校址的选择中。最终,重庆南岸第五区公路第一(重庆)养路总段的数栋房舍引起了穰明德的关注。养路段位于南岸二塘村,距重庆渝中半岛十来公里,面迎磅礴东去的长江,渝黔公路蜿蜒而过。越过二塘村的小山坳放眼望去,只见一块宽阔的谷地里,枝繁叶茂的桃树李树在缓缓的坡地上层层点缀,苍松修竹之间,农舍炊烟袅袅,风景十分秀美。这是一处很理想的办学地址!

建校批文

1951年8月到10月,中央教育部的批复下来了。批复意见将原定的“西南交通学院”改为“西南交通专科学校”,由穰明德任首任校长;首期开设公路工程科(后改为土木科)两个班,运输管理科一个班,学制三年,学生由西南文教部统一招考分配,西南交通干部学校再选送50人;师资由西南各省交通厅负责选调;经费由西南交通部在养路费收入项下列支;校园面积在原有基础上,再征地30亩,一共计划占地216亩。

1951年9月中旬,西南交通专科学校第一批新生陆续前来报到。办学校必须有足够的校舍,而刚刚成立的“西南交通专科学校”仅有过去的养路段遗留下来的数间破旧平房以及一个低矮的车棚。穰明德一面向西南军政委员会请求拨款,一面动员师生发扬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白手起家,自建校舍。师生们将旧车棚接出半截新竹棚,当作临时课堂兼饭堂;将原有的旧平房加以修补,充作宿舍和办公室;没有电,就用油灯;没有水,就从山沟、水井、田里挑上来。由于当时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能吃饱已算不错。于是,穰明德又组织发动师生开垦校园空地,自己种菜改善伙食。

建校初期的食堂

建校初期的图书馆

建校初期的教学楼

建校初期的学校原貌

经过穰明德的多次努力,西南军政委员会以最快速度拨下第一批款项,用于学校第一期校舍的建设。1951年10月下旬,第一批教室、教工宿舍、食堂及水电设施等开建。施工期间,学生们经常看到,穰明德担着簸箕,亲自挑砖担瓦。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各项筹备工作基本就绪。到1951年11月初,到校学生已达138人,占应到学生150人的92%。此时,一期基本建设项目也已大致完成。

第一张合影

1951年11月7日,西南交通专科学校150名师生在深秋的青龙山下举行了庄重朴素的第一期开学典礼。

开学典礼后,教学工作随之展开。从那一天起,朗朗读书声就一直响亮地回荡到今天。

分享:

编辑:黎昱睿

审核人:叶勇 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