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交大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精彩交大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师道】心里最亮的那束石榴红——记重庆交通大学最美辅导员阿地拉·多里坤

日期:2025年09月10日 08:53 作者:教师工作部 来源:学生工作部 点击率:

编者按:金秋九月,礼颂师恩。2025年9月10日,我们即将迎来第41个教师节,主题为“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今日起,学校在校园网主页推出【师道】教师节新闻专栏,聚焦优秀教师的育人事迹,记录他们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的动人历程。

您用天山雪水般清澈的爱,轻轻熨平离乡的褶皱;您把“两路”精神用实际行动嵌进学生的灵魂深处;您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纸面融入血脉。您是我们永远的阿老师,更是我们心里最亮的那束石榴红。

——题记

作为已担任8年预科班专职辅导员的阿地拉·多里坤,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融入每一次谈心、每一堂课、每一次家访中。她用精准的学业帮扶点燃预科班学生求知的欲望,用沉浸式的思政课堂唤醒学生的家国情怀,先后获得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三等奖、重庆市统战知识宣传微视频一等奖、重庆市大学生在行动“优秀指导老师”称号、全国“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比赛重庆决赛二等奖指导教师等荣誉,连续3年获重庆交通大学“军训优秀工作者”称号,2023年被评为校“优秀共产党员”,2025年,她以《高校预科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路径研究》为题撰写的论文,获得重庆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成果征集活动一等奖。学生亲切地称她“石榴姐姐”,而在她看来,自己只是一颗托举石榴籽的“路石”。

“石榴课堂”

她让学业帮扶精准到毫米

2019年在党委学生工作部,她牵头打造“石榴课堂”学业帮扶平台,把《高等数学》《英语》等硬核课程拆成“颗粒度”最小的知识点,选派最优秀的学生担任小讲师,组织“一对一”小导师。六年来,3名学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13名学生获得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巴渝石榴红”工作室

她用实际行动播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

2024年,阿地拉·多里坤牵头成立“巴渝石榴红”辅导员工作室,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在校史馆,她让学生把老教授们修建川藏公路的日记读成滚烫的誓言;在白公馆,她用红岩英烈的故事叩问“什么是信仰”;在科学城,她带领重庆交通大学第一届预科生走进敬老院,用实际行动浇灌民族团结的幼苗。一年时间里,她带领“石榴课堂”学生拍摄的微视频获2024年重庆市统战知识宣传微视频一等奖,指导哈萨克族学生阿热爱同学拍摄的以《跟随总书记的脚步一起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题的视频,在2025年重庆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学生作品征集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跨越操场的彩虹长城

她把校园每个角落变成思政课堂

连续三年主动请缨担任军训勤务连负责人,将民族团结教育写进训练大纲。绿茵间歇,她组织拉歌赛,《爱我中华》与《青春舞曲》此起彼伏;她把麦克风递给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让他们讲家乡巨变、谈民族政策,汗水与歌声一起落地生花。2024年,她又带着重庆交通大学预科班学生将传统节日过成仪式:端午节粽叶飘香,“我与祖国同庆生·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包粽子擂台在操场摆开;校运会,绚烂的民族服饰踏步入场像一条流动的“彩虹长城”,她用现场解说把每一针每一线都翻译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注脚,让师生在欢呼与惊叹中完成了一次沉浸式的家国认同。

一颗永远在线的师者初心

她把“两路”精神写进凌晨对话框

六年来,阿地拉·多里坤老师把“两路”精神写进365×24的每一分钟。哪怕是凌晨,只要对话框亮起“对方正在输入…”,学生就知道天不会塌:急性阑尾炎时,有她连夜赶到医院垫付费用;考研崩溃时,有她暖心安慰;情感危机时,有她陪伴守护;就业焦虑时,有她把在凌晨改了十几遍的简历推送到招聘会;网络舆情时,有她实名回怼,为学生筑起防火墙——只为把每一个孩子平安送出校园。

这一头,是师者永不掉线的初心;那一头,是青春从此笃定的方向。8年里,阿地拉·多里坤像一颗紧紧抱着石榴籽的路石,默默铺展在巴渝大地。她常说:“如果我的学生将来在雪域高原、在天山脚下,也能像我一样把‘两路’精神传承下去,那我这颗路石就铺成了天路。”

分享:

编辑:刘玉峰

审核人:叶勇 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