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交大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精彩交大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师道】经世济民育桃李,数智管理铸师魂——记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王勇教授

日期:2025年09月07日 03:57 作者:教师工作部 来源:交通运输学院 点击率:

编者按:金秋九月,礼颂师恩。2025年9月10日,我们即将迎来第41个教师节,主题为“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今日起,学校在校园网主页推出【师道】教师节新闻专栏,聚焦优秀教师的育人事迹,记录他们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的动人历程。

他是学生敬仰的学术引路人,也是亦师亦友的人生导师。作为育人楷模,他培养出多名重庆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和重庆市优秀毕业研究生。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教育智慧,为学生架起成才之桥,以言传身教诠释着新时代“大先生”的崇高风范。

——题记

他是一名教师,从教12年来始终秉持“明德笃行,经世济民”的育人理念,在讲台上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生动的案例教学,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经济管理人才。他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用言传身教诠释了新时代高校教师的使命担当。

他也是一名科研者,深耕物流管理与智慧交通领域,带领团队攻克多项行业关键技术。12年间,他有3000多个日夜伏案研究、调研企业、指导学生,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用创新成果服务交通强国战略,展现了青年学者的学术抱负与社会责任。

他就是重庆交通大学王勇教授。

矢志不渝,从学子到学者的教育坚守

2007年9月,王勇考入重庆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从此与交通运输行业结下不解之缘。2009年12月硕士毕业后,他怀揣学术理想于2010年3月到东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并于2013年5年博士毕业以青年教师身份回到母校任教。面对经济与管理学科快速发展的需求,他毅然投身教研一线,将个人成长与学院建设紧密相连。

从“一滴水”到“一泓泉”的育人追求

初登讲台时,王勇深感“知识储备如杯水车薪”。为提升教学水平,他主动向资深教师求教,并坚持将科研前沿融入课堂。12年来,他主讲《仓储与配送管理》、《运营管理(双语)》、《智慧交通系统工程》、《即时配送》等课程,年均授课超140学时,并开展了教学模式改革、教材编著、实践教学等一系列工作。他常说:“教师不仅要注满学生的‘知识之杯’,更要点燃他们的‘思想之火’。”他坚持“理论联系实践,传承与创新并举”的教育理念,准确把握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四个相统一”及“四个引路人”的内涵和要求,用心塑造学生的品格、品行、品位,努力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示范的大先生,躬耕教坛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其指导的14名国家奖学金获得者、11名国内外名校深造学子,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注脚。

扎根行业的科研践行者

作为物流管理领域专家,王勇始终瞄准国家战略需求。他带领团队深入物流企业调研,攻克智慧物流关键技术,发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论文130余篇,其中,指导学生发表国际权威SCI/SSCI期刊论文68篇(中科院SCI一区论文43篇,ESI高被引论文6篇),指导学生发表国内权威CSSCI/EI源刊等期刊论文45篇。学生们感慨:“王老师总会把握和关心课题组每位同学的科研进度,每次联系王老师讨论论文,他总会第一时间回复,从不耽搁,而且我们的论文他连标点符号都会逐字修改。”这种严谨治学的态度,使他荣获10余项省部级科研奖励,更培养出多名重庆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和多名重庆市优秀毕业生。

桃李芬芳的“交通物流人”

“经世济民,交通天下”是王勇的育人信条。他培养学生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引进创新教学方法,构建课程内外融通、时空全覆盖的交通行业特色文化育人模式,全面提升铸魂育人实效。他培养的毕业生中,既有在国内外知名高校担任教职的青年学者,也有顺丰、京东等企业的物流技术骨干。他指导的多名学生扎根西部物流运输一线,服务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先生王君讳勇,乃余拙文经师,畅晓数理,学究中外,通晓锁钥谙新辞,能赋锦绣擅造文。三度春秋,多少鏖战伏案夜,几世荣幸,方入王府作门徒。三役驰来,点滴之恩莫敢忘,此将远去,冀祈师者长安康。古语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余谓深矣。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明德行,晓人情,识大体,辨大义,不为名利所趋骛,当以无我逐私利,乃吾师谆谆之诲,余将以抚心毋忘之志,铭其言传身教之德行!”2017级物流工程专业硕士生彭首国(香港政府全额奖学金到香港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现在香港理工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在其毕业论文致谢中这样描述王勇。

“I have so many beautiful memories at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where I learned experimental research from you, which is a great asset for me till today. When I attend seminars/conferences, I talk about you and tell other researchers how you taught me this research skill.”2018级工商管理专业留学硕士生Shamim(申请到澳大利亚南澳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现已博士毕业留校工作)毕业后这样描述王勇。

从青涩学子到学科带头人,王勇用12年诠释了新时代高校教师“教研相长”的深刻内涵。正如他所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唤醒——唤醒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对行业的责任,对时代的回应。”

廿载耕耘,王勇教授以创新之笔书写物流管理新篇章

在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王勇教授用十二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着学者的责任与担当。“科研要顶天立地,既要追求学术前沿,更要服务行业需求”,“科研起步阶段必须‘事必躬亲’,研究过程一定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影响研究的“档次””,“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应主动融合AI工具,强化批判思维与创新力,聚焦前沿交叉领域,保持学术诚信,以人机协同模式高效攻关,将技术红利转化为原创成果”,“做科研应该做到以下6点:懂理论、善分析、精AI、熟逻辑、勤实践、会表达。”这些都是他常对学生说的话,也是他科研人生的真实写照。

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王勇弘扬实干担当、甘为人梯的“两路”精神,探索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创新,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发现“真问题”,以理论知识解决企业技术需求,基于企业实践问题,指导研究生获第十届重庆市科慧研究生创新创业大赛创业实践组二等奖,并指导本科生获全国大学生电商物流与供应链精英挑战赛一等奖。他常说:“教师要做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为学生搭建实现梦想的舞台。”

在物流与供应链研究领域,王勇敏锐把握行业变革趋势。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其中,面上项目2项,青年项目1项。已结题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在基金委结题项目绩效评估会上,均被评为“优”,相关研究成果被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和高德软件有限公司等企业采用。王勇团队的相关研究成果得到了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匈牙利科学院院士等17位国家科学院/工程院院士、25位权威SCI/SSCI期刊主编/副主编、40位IEEE Fellow等权威学者的高度正面引用和评价。此外,项目团队的相关研究成果,获时任国家交通运输部李小鹏部长批示,并入选交通运输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成果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等5项。

如今,王勇带领着他的学生团队正聚焦于“大城市物流运输网络的数智化调度服务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的研究工作,致力于构建大城市物流时变运输网络协同调度大模型,提出时变运输网络协同调度的智能算法,为提升大城市物流运输网络的数智化运行和调度服务质量提供技术支撑,进而显著增强大城市物流运输系统的运行效率。

10余年来深耕物流管理与智慧运输领域,王勇教授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数智驱动的物流系统建模与优化、时空运输大模型构建等方向开展创新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1项、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1项、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项、重庆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项目2项等2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TRA、TRC、TRE、IEEE-ITS等已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指导学生发表中科院SCI一区论文43篇,ESI高被引论文6篇,出版学术著作4部。以第一完成人获重庆市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10余项省部级奖励。在城市物流运输网络资源配置、电商物流运力智能化调度技术、数智驱动的物流协同运输系统开发与应用等方面有较深的学术造诣,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国内知名物流企业推广应用,产生了显著经济与社会效益。

分享:

编辑:刘玉峰

审核人:叶勇 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