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交通大学这片充满“两路”精神的沃土上,黄博老师犹如一位辛勤耕耘的园丁,默默奉献在土木工程教育的前沿阵地。他用智慧点亮学生心灵,用创新引领专业发展,用情怀和担当诠释着“甘当路石”的真正内涵,为培育新时代的土木工程人才倾注全部心血。
——题记
初心不改,人生与教育事业紧密相连
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灵魂的感召、生命的相伴。黄博老师深谙教育的本质,他常说:“教师的工作平凡但不简单,演绎着绿叶映红花的精彩。”多年来,他始终怀着这份朴素而深沉的教育情怀,将自己的人生与教育事业紧密相连。
黄博老师对教学工作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时间。每年有超过300天,他都在实验室、在讲台、在工程现场与学生们一起度过。学生们常说:“黄老师总是想把他所知道的一切都教给我们。”正是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让黄博老师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我的知识储备就像一个不断充盈的水源,而教学就是让这些知识流向需要的学生。”这是黄博老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践行教育理念的真实写照。
立德树人,以爱为舟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黄博老师深谙此理,他深知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始终以身作则,用高尚的品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学生树立榜样。
每一次课堂,黄博老师都精心准备,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专业知识的讲解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他常对学生说:“土木工程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我们建造的每一座桥梁、每一条道路都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和安全。”
黄博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不仅体现在课堂上,更延伸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用心记住每一位学生的姓名和特点,关注学生的学业进展和思想状态。无论是学业上的困惑还是生活中的烦恼,学生都能从他那里得到悉心的指导和真诚的帮助。
"黄老师不仅教会了我专业知识,更教会了我如何做人。他的言传身教让我明白了什么是责任和担当。"这是一位已经毕业的学生对黄博老师的评价。
每周,黄博老师都会抽出时间与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和问题。这种看似简单的交流,却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成长机会。正如一位学生所说:“与黄老师的交谈总能让我受益匪浅,他的每一句话都饱含智慧和温度。”
在黄博老师心中,教书和育人是密不可分的。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教育信条,成为学生心中的良师益友,用爱和关怀为学生筑起温暖的港湾。
教学创新,勇担使命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土木工程领域正朝着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向迈进。黄博老师敏锐地察觉到这一趋势,他深知作为教育者,有责任为学生提供与时俱进的教育,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他积极探索教学创新,致力于打造高效、前沿的教学模式。
黄博老师主持了多项数智化教学与实践相关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这些项目不仅推动了土木工程专业数字化教学与实践体系的创新改革,更为学生创造了与行业紧密结合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他相继教授了"BIM技术及应用"、"土木工程智能建造与BIM应用"等前沿课程,引入了BIM技术、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辅助教学,让抽象的工程概念变得直观可感。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黄博老师注重将科研成果与教学深度融合。他将自己在土木工程智能建造领域的前沿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引入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悟知识的力量和科研的魅力。
“黄老师的课堂总是充满活力,他会用最新的工程案例和研究成果来讲解抽象的理论知识,让我们在课堂上就能感受到行业的前沿动态。”一位正在上黄博老师课程的学生这样评价道。
科研育人,传承薪火
科研是教育的重要支撑,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黄博老师在科研领域深耕多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他更看重的是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育人的资源,点燃学生心中的创新火种。
他将国家级科研项目作为培养学生的平台,让学生在科研实践中不断成长。他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从选题、研究方法到数据分析,全程悉心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在他的指导下,学生们在中科院一区期刊发表了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多次在全国性学科竞赛中获奖。
“科研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耐心、毅力和创新精神。”这是黄博老师常对学生说的话。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科研育人的理念,让学生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传承着学术的薪火。
在科研育人的道路上,黄博老师始终秉持并践行着"甘当路石"的理念。这份信念,在一场特别的师生缘分中得到了深刻的印证。他遇到一位因早产而行动与语言表达不便的学生,求职路上的屡屡碰壁,并未熄灭这位学生求学的热忱,最终他凭借毅力考入交大攻读研究生。这位学生虽不善言辞,但内心却蕴藏着对数学与物理的热爱。在并肩探索的日夜里,黄博老师引导他梳理思路、剖析问题、寻找方法,努力为他铺就前行的路基。而这位学生,则以超乎常人的坚韧和专注回应着这份信任。天道酬勤,硕士阶段他的学位论文荣膺“重庆市优秀学位论文”称号。如今,这位学生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用自强不息的身影,生动诠释着新时代“两路”精神的薪火相传。黄博老师常说:“教育,远不止于知识的传递。它更是点燃希望的火种,是守护梦想的基石。甘当路石,便是为师者最深沉、最温暖的使命。”
勤勉奉献,学生信赖的"黄老师"
黄博老师对学生倾注了无限的关爱和耐心。他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详细评语常常比学生的答案还要长;他细心指导每一位学生的毕业设计,不厌其烦地修改多次;他关心学生的就业和发展,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
每当学生遇到困难,黄博老师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一位家庭困难的学生在黄博老师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学业,现已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这位学生感动地说:"如果没有黄老师的帮助,我可能已经放弃了学业。是他让我看到了希望,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勇气。"
"很幸运能与您相遇,您不仅是我们的老师,更是我们人生路上的引路人。"这是学生们常对黄博老师说的一句话。
黄博老师还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他定期与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缓解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他常说:"健康的心理是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更好地面对挑战。"
情怀坚守,筑梦未来
黄博老师始终坚守在教育一线,用他的情怀和担当为学生筑梦。他深知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他从未有过丝毫的懈怠,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
他常说:“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责任和奉献。教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使命。”正是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支撑着他在教育道路上不断前行。
在黄博老师的带领下,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在土木工程领域崭露头角,成为行业的新生力量。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拥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这些学生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土木工程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黄博老师用他的行动诠释了"教学名师"的真正意义。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教师,更是一位有情怀、有担当的教育者。他用自己的行动为学生树立了榜样,为土木工程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结语
在重庆交通大学这片充满“两路”精神的土地上,黄博老师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着这份精神,用爱和责任为学生铺就成长之路,用创新和坚守为教育事业书写辉煌篇章。他像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无数学子的前行之路;他又如一棵参天大树,为莘莘学子遮风挡雨,提供成长的沃土和养分。
黄博老师的教育故事还在继续,他将继续坚守在教育一线,用他的智慧和汗水为更多学生筑梦,为土木工程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建设交通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教育就是用一生去影响一群人的一生。”黄博老师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