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案例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最佳案例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屈锐一行考察重庆交通大学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土壤化基地

日期:2025年05月13日 03:39 作者: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党政办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党政办 点击率:

5月10日,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机关党委书记屈锐,市教委办公室主任冉力丹,市委教育领导小组秘书处处长罗胜奇,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唐庆军赴内蒙古考察我校乌兰布和沙漠土壤化试验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党委常委、副校长董绍江,原副校长、力学治沙与生态碳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易志坚,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银华,党政办副主任金晶及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彭凯、李亚陪同考察。

到达基地,屈锐一行首先参观了基地荒漠生态恢复区。该区域在2017年经过土壤化改造后,仅在播种出苗阶段进行少量灌溉,2018年至今未人工灌溉,其中种植的柠条、花棒、沙蒿、沙打旺等耐旱植物在当地自然条件下循环生长,已形成生态屏障。屈锐一行对该区域的宏大规模、盎然绿意表示肯定,认为该区域生态意义十分重大。

随后,屈锐一行详细考察了基地撂荒地和自然生态恢复区的植被生态恢复情况,仔细观看了沙漠土壤化“倒装结构”、保水实验和沙漠土壤化改土现场演示实验等现场展示,并不时提出问题和建议。

座谈交流会上,董绍江代表我校致欢迎辞,并对屈锐书记一行对我校沙漠土壤化技术的关心和帮助表示感谢。随后易志坚代表沙漠土壤化技术团队汇报了沙漠土壤化技术的研发历程、理论创新、技术突破、中试验证、推广应用、效益产出、社会影响等情况。

交流中,市教委办公室主任冉力丹表示,在考察基地后有三个深切感受——震撼、致敬、助力,和三个“想不到”——想不到沙漠里还有绿洲、想不到沙漠里还有高产田、想不到沙漠能成为动植物生态乐园。并提出建议,扩大影响力、争取政府支持,引进专业团队运作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并表示市教委办将助力沙漠土壤化技术。

市委教育领导小组秘书处处长罗胜奇表示,易志坚教授有家国情怀,践行了“坚韧、忠勇、开放、争先”的新重庆城市精神,并幽默的表示:团队所做的事惊天动地、感天动地,交流间谈天说地,努力把沙漠变成绿洲可以成为洞天福地,最终大家都能欢天喜地。

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机关党委书记屈锐指出,沙漠土壤化技术是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与有效探索,是使“沙漠变绿洲梦想”得以实现的有效、绿色、安全的技术。其重大意义体现在:一是为全球沙漠化防治提供了“中国方案”;二是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原创技术”;三是为沙漠生态科技创新打造了“重庆名片”;四是为交大冲击“双一流”提供了“强力支撑”。同时,屈锐针对沙漠土壤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也提出了宝贵建议:一是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要从全球视野、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文明的高度对项目进行思考谋划,找到一条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产业价值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二是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这是科研创新的核心,必须通过持续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牢牢把握核心技术,持续扩大影响力和美誉度,让更多的人知晓和支持;三是进一步扩大外界支持,要千方百计加强与国家部委、市级部门和企业的联姻、联合、联动,获取更多政府、企业的支持,让项目推广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

最后屈锐表示,对于我校沙漠土壤化技术,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一定大力支持,也相信在各方的帮助支持下,沙漠土壤化技术一定会做大做强,真正服务国家、造福人类。

分享:

编辑:刘玉峰

审核人: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