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教学工作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西安交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2025年骨干教师教学互访高级研修班顺利结业

日期:2025年07月11日 14:30 作者:党委教师工作部 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 点击率:

为深入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工作,加强与一流高校合作开展教师培训,全面提升骨干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和学术研究水平,2025年7月2日至9日,西安交通大学与重庆交通大学联合举办2025年骨干教师教学互访高级研修班。来自两校的40名骨干教师跨越千里,开展西安、重庆两地深度互访,通过专题报告、示范教学、实地研学、分组研讨等多元形式,共话教育创新,共探育人路径,圆满完成研修任务,顺利结业。

开班:以“教学互访”为桥,搭建跨校跨学科交流平台

研修班第一阶段学习在西安交通大学拉开序幕。开班仪式上,重庆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张铭在致辞中强调此次“教学互访”高级研修班是两校落实高等教育“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理念的重要实践,也是深化战略合作、推动教育资源共享的创新举措。西安交通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弘扬西迁精神,深入实施文化强校战略,在一流课程建设、智慧教育实践等领域积累了深厚经验;重庆交通大学作为交通特色鲜明的行业高校,传承“两路”精神,服务交通强国战略,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交通行业人才。两校以“教学互访”为桥梁,搭建跨校跨学科交流平台,旨在推动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能力,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西安交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徐忠锋在致辞中对两校首次开展的教学互访活动表示充分肯定,希望参培骨干教师积极交流,深入研讨,在教学创新设计、一流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方面加强合作,持续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和能力。

西安交大研修:智慧教育赋能建设一流课程

西安交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徐忠锋教授以“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为题,结合国家一流课程建设经验,为学员开拓智慧教育新视野;吴宁教授围绕“人机共融的智慧课程设计与实践”,分享其主持建设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群创新路径,引发热烈讨论;张蓉教授则从“如何建设国家一流课程”切入,系统解析课程设计的科学性与前瞻性;张硕英副教授分享的“基于四位一体矩阵教学法的MOOC开放学习社区初探”,展示了在线课程教学实操指南。

除理论学习外,实践教学同样亮点纷呈。学员们走进交大西迁博物馆,感悟“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走进科技创新港,实地调研产教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为推动教学改革与产业需求对接开拓了新思路。在教学示范课中,西安交通大学李平教授、刘乐副教授与重庆交通大学张占梅副教授通过生动鲜活的课堂实践,为两校教师的互访互学提供了鲜活示范案例。

重庆交大研修:“两路精神铸魂,学科转型破题

研修班第二阶段学习在重庆交通大学开启。学员们首站参观“两路”精神育人园,深入学习“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切实领会重庆交大人扎根交通行业,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在半坡讲堂,重庆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宫辉以“面向未来交通的学科专业转型升级”为题作专题报告,全面阐释了交通的价值与发展历史,生动描绘了未来交通的特征和应用场景,并分享了面向未来交通的学科专业转型升级实践探索与科创行动,启发学员们深入思考如何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中引领变革,突出学科优势,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重庆交通大学易志坚教授分享了力学治沙重大科技原创成果,全面介绍了沙漠土壤化技术从教学到科研,从创新到实践应用,最后到产业落地的闭环路径,为学员提供了教学、科研与成果转化三位一体的示范案例。西安交通大学的徐忠锋教授做了“聚焦一流学科,重塑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专题报告,全面阐述了西安交大学科布局、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构架总体方案。此外,学员们走进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开展国情教育实践活动,重温“红岩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结业:深度分享,赋能成长

在结业工作坊上,两校教师分组研讨重庆交大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西安交大教师结对交流,通过PPT汇报与专家点评,实现教学智慧的深度交融。杨博、杨强代表重庆交大;刘乐、吴冰代表西安交大分别做了学习心得交流。学员们表示,跨校互访交流活动形式新颖,不仅学到前沿知识,结识学界朋友,增进友谊,更有利于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此次高级研修班通过“理论+实践”“学习+研讨”的立体式设计,覆盖一流课程建设、智慧教育创新、学科专业转型等核心议题,为两校教师搭建了深度交流的平台。未来,两校将持续深化合作,实现“互访互学、共进共强”的目标,推动学科专业建设、教学资源共享、教师能力提升,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分享:

编辑:刘玉峰

审核人: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