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智慧康养微专业数智系列课程在第二教学楼微筑园正式启动。重庆汉光电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代立、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万里教授受邀担任首期主讲嘉宾,与微专业全体师生共探数智技术赋能康养产业的前沿趋势与实践路径。
上午,代立副总经理以“人工智能:能力边界与人机协作新范式”为题,结合企业在智慧康养领域的技术研发与项目实践,系统解析了人工智能在老年照护、健康监测、康复辅助等场景的应用边界。他指出,当前AI技术已从单一功能工具向“人机协同”模式升级,通过智能穿戴设备、环境感知系统与大数据平台的联动,可实现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实时监测与风险预警。同时,他特别强调“技术伦理与适老化设计”需贯穿智慧康养产品全生命周期,确保科技服务的温度与安全。
下午,万里教授围绕“大模型时代智慧城市建设与超大城市数智化治理——智慧园林”主题,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底层逻辑切入,重点阐述了大模型在城市康养空间规划、公共健康资源调配及老年群体行为分析中的应用。他结合重庆智慧园林建设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物联网感知设备采集环境数据,通过AI算法优化绿地布局、提升康养空间使用效率,并与师生深入探讨“城市微气候调节”“社区康养设施智能调度”等前沿议题,为学生搭建起“技术-空间-人文”交叉融合的思维框架。
此次专家授课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智慧康养微专业建设的重要实践。课程内容紧密对接行业需求与学术前沿,不仅帮助师生掌握智慧康养体系构建的核心技术与方法论,更深化了对“科技赋能健康中国”战略的理解。据悉,学院后续将持续邀请行业领军人才与学术专家,围绕智慧养老产品设计、适老化环境改造等方向开展系列课程,全力打造具备扎实技术能力与深厚人文关怀素养的复合型康养人才,为康养事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