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三学期”教学改革,交通运输学院立足国家交通强国战略与重庆区域发展需求,聚焦学生成长规律,经前期周密调研和协调校企资源,创新构建了以“专业启航·数智赋能·实战砺锋”为主线的产教融合实践育人体系,制定了《交通运输学院“三学期”工作实施方案》。依托西部科学城科学谷、果园港国际物流枢纽、重庆公交集团等优质产教融合平台,整合港口智能调度、城市交通大脑模拟、车路云一体化示范区等真实场景资源,校企共同设计定制实践方案,面向大一至大三学生开展多层次、沉浸式实践活动,全力锻造适应未来数智交通发展的卓越工程人才。
大一“专业启航”感知交通脉搏
学生赴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我国最大的内河水、铁、公联运枢纽港),实地观摩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运作、多式联运智能调度中心。在重庆市规划展览馆巨型交通沙盘前,聆听专家解读成渝双城经济圈立体交通规划,亲身感受“大交通”格局,实现从书本理论到国家战略的认知升华。
大二“数智赋能”夯实核心能力
学生深入重庆公交集团大数据中心,在工程师指导下接入真实客流与运行数据,于“城市交通流仿真平台”体验公交线网优化、客流监测、智能调度策略模拟。在科学谷重庆交大-中信科智联实习实践基地,开展“车路云一体化技术产教融合训练营”,企业专家实地指导学生理解车联网内涵。企业真实案例的引入和行业专家的现场分析,重点培养学生对智慧交通系统的理解能力、数字化工具的操作能力及解决工程问题的思维习惯。
大三“实战砺锋”淬炼工程精英
面向学生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提升,开展智能网联交通装备产教融合微专业、行业头部企业就业实习等多种形式的实习实践。在西部智联,学生全程参与智能网联汽车车载网络测试项目,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在智能网联校内实习实践基地,学生调试部署城市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服务超大城市治理。项目制实战深度融合“行业命题+协同攻关”模式,高强度淬炼学生系统思维、协同创新与解决复杂工程难题的专业素养。
交运学院能力导向实践育人体系深度融合重庆市智能网联产业资源,是人才培养改革适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举措。学院将借助“三学期”改革契机,持续优化校企协同机制,深化实践育人内涵,为交通强国建设和区域高质量发展输送更多基础厚、能力强、敢创新的数智交通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