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2025年7月11日,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机芯智造 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展了“红色文化+现代农业科技”融合实践活动。实践团先后参观了永川区何埂镇刘安恭烈士故居,调研了重庆市菌易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沉浸式学习与实地调研,探索青年学子服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缅怀传承,故居青瓦镌刻红色基因
刘安恭烈士故居,这座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四合院,青砖灰瓦间镌刻着革命历史的印记。故居内,一幅幅泛黄的历史照片、一份份珍贵的文献资料,生动再现了刘安恭烈士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刘安恭是重庆走出去的十位红军高级将领之一,曾参与南昌起义、领导红四军开辟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实践团师生驻足于展陈前,聆听烈士从书香门第子弟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传奇经历。故居中保留的《革命烈士证明书》、朱德元帅对其“受过高等教育的红军出色将领”的评价,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的坚定信仰与家国情怀。
“站在故居的夯土墙下,我仿佛看到刘安恭烈士在战火中冲锋的身影。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用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誓言。”实践团队员林恩毅说到。
探访赋能,车间智光点亮振兴图景
作为农副食品加工业的标杆,永川区菌易农业以食用菌智能化栽培为核心,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生产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在菌菇培养车间,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数据,自动化喷淋系统精准调控生长条件,AI视觉识别技术辅助分拣包装……“我们的专利技术让菌菇生长周期缩短30%,产量提升25%。公司计划将‘高端装备大数据感知与智能运维’技术应用于菌菇采摘机器人,进一步优化生产效率”企业技术总监介绍说到。
“这次调研让我深刻认识到,专业知识必须与实际需求结合。用机器视觉算法比创新、优化采摘路径比实干、减轻农民劳作比温度,这才是青年学子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担当之答”参观完工厂后,实践团队员龙汐激动地说到。
从刘安恭烈士故居镌刻革命印记的青砖灰瓦,到菌易农业智慧车间闪耀的科技之光,见证了从革命先烈浴血救国、争取民族独立的艰辛征程,到新时代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振兴、迈向民族复兴的伟大跨越。红色基因中蕴含的坚定信仰与奋斗精神,正是新时代青年投身强国伟业的动力源泉。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四问三比”实践模式,引导青年自觉赓续红色血脉,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浪潮,以专业知识与实干担当为犁铧,在服务乡村振兴、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征途中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