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学术规范教育、明确培养目标、夯实安全底线,9月11日,数学与统计学院在致远楼召开2025级系统科学研究生入学教育大会。学院党委书记刘君,学科带头人宋乾坤教授,院长王其林教授,党委副书记马在亮,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兵教授,学科办负责人程用平,辅导员孔维超,以及2025级系统科学博士、硕士新生及其指导教师参会。入学教育大会分两个阶段,会议由副院长张建军教授主持。
在第一阶段的入学教育大会上,系统科学学科带头人宋乾坤教授致辞,强调“高标准、严要求”的培养导向,提出博士生在读期间应形成可检验、可转化的高质量成果,倡导同学们进行学习与科研时间记录,保持自我增益的“增函数”式成长,同时呼吁导师“把学生抓起来、育起来”,共同提升团队学术产出与就业竞争力。
王其林院长系统讲授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围绕学术不端的定义、情节认定与处理机制进行逐条阐释,强调高校与学术委员会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责任,明确导师负责制、科学公正招生与严格学位论文质量把关等硬性要求;在培养目标上,提出以质量为先的成果导向,要求研究成果以重庆交通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突出“高水平论文+按期毕业”的综合指标,确保毕业生在社会岗位上具备竞争力。
导师代表胡进教授以“科研的本质、方法与心态”为主线分享体会:本质在于探索与坚持;方法上主张“读—思—写—行”的闭环:通读经典、追踪前沿、问题导向、反复打磨;心态上反对急功近利,鼓励在失败中迭代,保持热情,做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并期待学生在提问能力与问题发现上不断进阶。
学生代表发言环节,博士新生张鹏回顾在本院本科及硕士阶段的学习经历,表示将把个人成长融入学科发展与国家需求,持续用系统思维回应时代课题;硕士新生曾钰超强调“以数学为基石、以统计为工具”,在团队合作与学术规范中磨炼科研能力,牢记学院院训,力求在三年后交出过硬答卷。
刘君书记在总结中勉励同学们树立系统思维与家国情怀,提出要将论文“写在中国的大地上”,用系统科学知识服务国防建设、社会治理与环境治理等重大需求,并介绍了学校校徽“人人交大”的内涵,寄语新生“人人有责、人人奋斗、人人成长、人人出彩”,期望同学们三至四年后人人有所成。
第二阶段的安全教育由辅导员孔维超老师主讲,围绕消防用电、交通出行、实验与野外实践、通讯网络与电信诈骗防范、请销假与出入校管理等要点进行规范提示,重申异常出入校人脸识别核验与及时报备机制,筑牢校园安全底线。
本次会议为系统科学研究生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会议内容既涵盖了学术规范与科研导向,也强调了安全意识与责任担当,帮助新生加深了对专业内涵与导师团队的了解,端正了学术态度,明确了未来目标与生涯规划。学院将持续推进学科发展和学术道德建设,营造积极健康的科研氛围,助力学生成长成才、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