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学院动态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交运“三下乡”团队聚焦“四好路” 赋能非遗文化村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5年08月07日 08:22 作者:交通运输学院 来源:交通运输学院 点击率: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以助推“四好农村路”建设为目标,深入推动农村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开路先锋“崇德四好路”公益服务团带着青春的热情与使命,于2025年7月初踏上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开展交通科技服务,探索“安全筑基、团结聚力、产业赋能”的乡村振兴新范式,为少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鲜活案例。

何家岩村地处武陵山区,平均海拔1000米,道路崎岖,急弯、临崖、团雾路段较多,团队围绕交通安全提升与“四好农村路”建设,以“调研-宣传-教育-技术”四线联动实现全链条治理。通过入户调查、收集调查问卷,精准定位隐患;发放小册子宣传交通安全知识,织密安全认知网;开设“交通安全小卫士课堂”,播撒安全意识星火;运用先进的无人机技术、高精度测量仪器等,进行交通会车预警系统安装前的选址测量。通过科技破局,形成了《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花田乡何家岩村道路交通隐患治理设计方案》,构建起“人防+技防+智防”立体化防控体系,为乡村交通发展注入新动力,展现重庆交大学子们“科技+人文”双轮驱动的青春力量。

何家岩村的“四好农村路”串联起梯田、村寨,成为连接各民族情感、促进民族团结发展的纽带。团队成员在马拉松赛场边与少数民族群众携手开展志愿服务,共筑团结之路;学习“非遗”苗绣、苗歌和土家摆手舞,一针一线绣出民族风情,一字一句唱出历史回响,一步一舞传承先辈精神,每一处细节都饱含对民族文化的敬畏与传承;聆听村支书的党课,凝聚团结的信仰力量,奏响民族团结的和谐乐章。

何家岩村以独特的梯田景观和优质的稻田闻名遐迩,“四好农村路”宛如一条活力动脉,为何家岩村的发展按下了“快进键”。团队在调研过程中,深入田间地头,探寻产业发展的密码。创新数字农业,智慧认养模式突破传统,将稻田搬上云端,形成“线上认养+线下生产+全程溯源”的现代农业新模式。农文旅深度融合,闲置资源变身共富资产,全村盘活闲置农房两百余间,打造民宿五十余家,配套建设无人便利店、临崖咖啡馆等15种新业态。打造人才赋能体系,职业经理人引领乡村发展“新航向”,目前已有十多名返乡创业青年担任职业经理人,越来越多本土人才加入乡村CEO团队。多面拓展产业链,挖掘中药材资源,开发特色康养美食和饮品,整合天然资源促进乡村康养旅游开发,让产业之花竞相开放。

安全是底子,是乡村振兴的坚硬基石。团队通过开展多种交通科技服务活动,充分发挥所学之长,为何家岩村的“四好农村路”筑牢一道安全防线。

团结是里子,是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团队通过参与村民活动和学习,增强了民族团结的意识,形成了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

产业是面子,是乡村振兴的外在体现。产业发展离不开“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交通安全和民族团结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梯田的晨雾与智慧监控的蓝光交织,苗绣的银针与电商的键盘共鸣。这场“三下乡”活动,以助力“四好农村路”建设为重点,为民族地区探寻可复制的“安全—团结—共富”链条,彰显了新时代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青年在田野中淬炼担当,乡村在青春里焕发新生。

分享:

编辑:刘玉峰

审核人: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