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交通大学“青苗筑梦绘旅”志愿者团队积极响应重庆大美乡村先行示范区建设号召,深入重庆武隆、涪陵、奉节等地的多个村镇,开展了一系列人居环境改善与规划设计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2024年4月《美丽重庆建设行动计划》出台以来,重庆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委员会联合市属部分高校开展以编制村庄规划,细致整治农村环境为主要抓手的4个大美乡村先行片区的建设任务。重庆交通大学“青苗筑梦绘旅”志愿者们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期间,作为先锋队踏上了重庆乡村的土地。他们的足迹遍布武隆的木根村、荆竹村、羊角街道、乐道村、双河镇、武陵山镇以及奉节兴隆镇,用专业工具和满腔热情,为这些村镇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与规划工作。
志愿者们首先利用无人机对各村镇进行了全方位的航拍,获取了详尽的鸟瞰图和总平图,为后续的规划设计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同时,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小院,与村民面对面交流,详细记录了各村镇的居住现状和改造需求。在武隆区木根村,志愿者们发现部分房屋存在墙体裂缝、通风不畅等问题,且道路拥挤、交通不便,严重影响了村民的日常出行和农产品运输。针对这些问题,志愿者们提出了缓解道路拥挤、改善交通状况的可行方案,并考虑增加储物空间、优化厨房布局等细节改造。
武隆区荆竹村以其依山傍水的优美环境吸引了志愿者们的注意。虽然建筑整体状况良好,但门窗密封性差、庭院布局有待优化等问题仍需解决。志愿者们计划为村民加建休憩角、美化外墙,并改造村委会活动中心,以更好地服务村民的文化活动需求。
武隆羊角街道因其居民居住集中,街道立面存在微改造空间,且当地有打造观景平台的需求。志愿者们为此进行了街道立面微改造设计,并规划了观景平台,旨在展现当地独特风貌。乐道村村民居住分散,部分房屋位置偏远、结构简单,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志愿者们一一登门拜访,了解村民需求,提出了改善居住环境与出行条件的建议。双河镇部分老旧居民楼存在安全隐患,居民改造意愿强烈。志愿者们结合专业知识,对房屋结构进行了加固设计,并优化了功能布局,确保居民安全。武陵山镇和奉节兴隆镇则因旅游业发展迅速,村民在房屋改造为民宿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难题。志愿者们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提升民宿品质、完善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议,助力当地旅游业发展。在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们还多次与各村镇政府、村委会干部召开座谈会,详细汇报收集到的居住问题与改造需求,展示无人机拍摄的图像资料,并提出初步的改造设想与规划建议。双方围绕如何改善人居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在兼顾村民实际需求、村镇整体风貌与长远发展等方面达成了诸多共识。
重庆市的大美乡村建设,早已迈出坚实步伐。美丽城镇、巴渝新村、传统村落及大美乡村先行片区的发展蓝图将随着《大美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的出台而清晰呈现。 此次志愿活动将助力市大美乡村先行片区暨村镇建设工作,并为后续的项目申报和规划管理提供重要的第一手资料。此次高校志愿者深入重庆乡村的活动,不仅为当地村镇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更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对乡村振兴事业的热情与奉献。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际行动,为打造更好的人居环境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成为了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