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至23日,俄罗斯新西伯利亚暑期中文研学营在重庆交通大学成功举办。本次研学营活动由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际教育交流协会和重庆交通大学联合主办,营员由新西伯利亚多所中学和职业院校的26名师生代表组成。
7月11日上午,开营仪式在重庆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101会议室隆重举行。国际教育学院院长余元玲主持仪式,国际合作交流处毛明勇处长、旅游与传媒学院张玉蓉院长和图书馆馆长石超峰等出席。
毛明勇处长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并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及国际交流取得的骄人成绩,余元玲院长向营员们介绍了重庆的历史文化和重庆交通大学各学院的办学特色,为研学之旅拉开序幕。张玉蓉院长介绍了我校汉语国际教育的优势和特色,并热情欢迎营员们和更多的俄罗斯青年留学交大。
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际教育交流协会的奥丽娅女士在致辞中对我校表示由衷的感谢,她相信此次研学营将通过汉语教学、院校参访、风景名胜打卡、图书馆交流等活动,帮助营员们开阔视野、体验中国文化并提升中文水平。随后,余元玲院长等为研学营授营旗,标志着为期13天的研学营行程正式拉开序幕。
在10余天的研学之旅中,营员们走进重庆的大街小巷与展览场馆,了解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感受这座城市的蓬勃发展和独特魅力。在三峡博物馆,厚重的历史文物诉说着巴渝文化的悠远;人民大礼堂的恢弘建筑,让营员们惊叹于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和艺术之美。磁器口古镇里,老茶馆的袅袅茶香、街边小摊的麻辣鲜香,交织出最地道的山城烟火气。沿着山城步道和十八梯拾级而上,起伏的地势、错落的屋舍,让营员们真切体会到“山城”二字的含义。在科技馆,新奇有趣的互动展示激发了大家对科学的兴趣;夜幕下的洪崖洞,灯火阑珊,吊脚楼与江景相映成趣,更是让孩子们流连忘返。这场跨越时空的沉浸式体验,让巴渝文化的厚重底蕴与创新活力深深印刻在每位营员心中,虽酷暑难耐,却也阻碍不了俄罗斯师生们对重庆这座城市的喜爱。
7月23日上午,随着闭营仪式的举行,此次活动圆满落下帷幕。仪式伊始,现场播放了营员们在重庆研学期间的视频短片,镜头中记录了他们在课堂上认真学习中文的专注模样、走访重庆地标时的好奇身影、体验特色美食的欢乐瞬间。
奥丽娅女士表示,此次旅程会成为营员们终身难忘的回忆,鼓励大家回到俄罗斯后分享在重庆的所见所闻,同时期待重庆交通大学代表团访问俄罗斯。
教师代表沈林教授通过“幸会”“热”“再见”三个词串联起与孩子们课堂互动的温暖点滴,表达了对俄方朋友来校重逢的热切期盼与诚挚欢迎。
营员代表分享了研学感悟,表达了对中国的喜爱和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同时提及了科技馆、动物园、李子坝轻轨穿楼以及十八梯等重庆著名文化景点的难忘经历,称赞此次研学旅行提供了宝贵的中文实践机会,这两周的精彩时光将永存心中。
在热烈的掌声中,余元玲院长与教师代表沈林教授为营员逐一颁发结业证书。
仪式最后,全体参会人员在国际教育学院大门前合影留念,为此次暑期中文夏令营画上圆满句号。本次夏令营的成功举办,为俄罗斯学生搭建了学习中文、走进交大、感知中国的交流之桥,有效增进了两国的人文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