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下午,重庆交通大学2025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暨安全教育培训会在科学城校区致远楼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杨胜发出席活动并讲话;校团委、宣传部、学工部、保卫部、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科学城学院相关负责人,各学院团委书记,以及社会实践团队带队教师、学生代表等230余人汇聚一堂,共同吹响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的“行走的思政课”集结号。
校团委副书记揭财明作社会实践动员,介绍了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团组建情况,强调办好一件惠民实事、进行一场主题宣讲、开展一次结对共建、提出一项务实建议、撰写一份调研报告“五个一”实践任务和注意事项,动员鼓励同学们做“两路”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践行者,在“行走的思政课”中坚定理想信念、读懂中国发展,在服务奉献中增长真才实干、练就过硬本领,在基层一线中厚植家国情怀、展现青春风采。
优秀实践团队代表、经管学院学生周健分享了团队深入乡村一线、服务群众的生动故事,讲述了克服困难、收获成长的宝贵经历。优秀指导教师、航运学院辅导员吴燕结合多年指导经验,阐述了实践活动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并从专业视角为同学们提供了实用实践建议,鼓励同学们将课堂所学服务社会所需。
保卫部综合科副科长彭睿作社会实践安全教育专题培训,要求实践团全体师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做好安全预防措施,增加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实践活动安全有序地开展。
实践团学生代表、数统学院学生吴德柳,信息学院团委书记李世辉分别作表态发言,表达了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期待与决心,表示将引导团队以躬身实践锤炼过硬本领,以扎实成效丰盈青春底色,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担当,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学工部副部长王世佰、教务处正处级组织员邱礼会、招生就业处副处长袁理、科学城学院副院长陈先宇、宣传部宣传科科长黎昱睿、保卫部综合科副科长彭睿分别为社会实践重点团队、专项团队、西部计划(研支团)授旗。鲜红的队旗在会场中迎风飘扬,象征着使命的传递与责任的接力。
全体“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者庄严宣誓,表示将积极践行“两路”精神,坚决服从团队指挥,以最积极的心态、最饱满的热情在基层一线实践成长,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为建设成长型有特色高水平重庆交通大学建新功、立新业。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杨胜发教授讲话。他强调,组织师生深入乡村、扎根基层,是为了让大家在“行走的思政课”中,亲眼见证党的创新理论如何在广袤大地上开花结果,亲身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蓬勃生机。结合工作实际,杨胜发对实践团师生提出三点希望与要求:一是要把稳思想之舵,筑牢信念根基。要在实践过程中用心体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基层一线深入理解国情民情,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二是要勇担时代之责,贡献青春力量。要主动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要脚踏实地“受教育”,在服务中“长才干”,在奉献中“作贡献”,展现出交大学子的青春担当与风采。三是要锤炼过硬作风,确保平安圆满。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严守纪律、听从指挥、周密计划、做好防护;要发扬“两路”精神,不怕吃苦、甘于奉献、勇于克难,在“无字之书”中读懂中国、读懂奋斗。
据悉,今年我校共组建团中央专项实践团、全国“七彩假期”实践团、全国“大学生在行动”实践团、市级、校级、院级重点团队近50支以及实践小分队500余支。志愿者们将利用第三学期和暑期分赴新疆、西藏、福建以及重庆江津、长寿、璧山等18个区县围绕开展理论普及宣讲、爱国主义教育、传承中华文脉、助力科技创新、促进乡村振兴、倡导绿色发展、服务社会治理、投身卫国戍边等8个方面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切实用脚步丈量祖国山河,以行动书写实践答卷,让青春在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中绽放绚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