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有这样一种职业,简单而崇高;有这样一个称谓,朴实而伟大......
人生道路上,教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是学生知识体系构建的引导者,更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带领莘莘学子通往精神世界的引路人;他们无时无刻孕育着祖国的花朵,无处不在挥洒着育人的汗水。
在第38个教师节之际,学校在校园网主页推出“榜样在身边”系列报道,充分展示我校优秀教师在教书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上取得的系列成效,呈现他们在践行初心使命中做好老师、成大先生,勇于为年轻一代心怀“国之大者”而努力培根铸魂的奋斗故事。
希望学校广大教师以他们为榜样,把个人理想、家国情怀融入教书育人实践中、融入学校发展建设中,让尊师重教成为重庆交大的最美风尚。
揭财明:十年坚守诠释育人初心与担当
2022年是揭财明同志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10个年头。入职以来,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聚焦立德树人、筑魂育人,将为党育人的初心使命固化在思想里、落实在岗位上、体现在行动中。10年来,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恪尽职守、锐意进取,从学工部科员、科长到共青团干部,再到上级单位挂职干部,一路向前,他从来没有离开过学生,从来没有离开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是他最熟悉的领域、最热爱的事业,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着育人的初心与担当。
青春领航,播种信仰
十年来,历经学生资助管理、学生教育管理、辅导员队伍建设、共青团工作岗位,他始终把育人摆在首位。作为国家资助政策的受益者,他深知“雪中送炭”胜过“锦上添花”,致力于推进精准资助,推行资助育人,当好党和国家温暖的传递者。他坚持选树青年学生典型发挥朋辈教育作用,用身边人讲好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优化学生在校最高荣誉明德奖学金评选办法、选树“校园之星”、青春奋斗故事分享汇......十年来他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实践,努力深化自身理论武装,构建完善“青春导航、青春使命、青春榜样”团学工作体系,组建“青年讲师团”,用“青言青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的青年化阐释。对于揭财明来说,思政课堂从来不局限于第一课堂。
共青团重庆市委挂职期间,他聚焦五育并举,执笔起草《深化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方案》,团教携手推动建立全团唯一省级第二课堂研究中心,努力推动高校将第二课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大思政”工作格局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发挥第二课堂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助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他致力于将党史学习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贯穿第40届大学生“校园之春”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全过程,举办“云上马拉松”吸引近20万名大学生以联动“云奔跑”方式跑完100万公里献礼建党100周年,活动形式和成效受到重庆新闻联播、新华网、重庆日报等主流媒体关注报道。
青春护航,倾情奉献
十年来,建立完善线上线下咨询反馈渠道,深入学生、倾听声音、答疑释惑、服务所需已经成为他的“必修课”,为学生办理火车票优惠卡充值、学生资助政策送上门、帮助学生组建“挑战杯”竞赛团队、结对帮扶困难学生顺利就业、帮扶学业困难学生顺利毕业、帮助心理困惑学生走出困境……在服务学生急难愁盼中教育学生、引领学生,他始终认为只有真心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同时,指导学生会、研究生会紧紧围绕全心全意服务同学的宗旨,聚焦广大同学学业发展、身体心健康、权益维护等主题,推行学生代表大会校园提案制度,组织策划“权益月”系列活动,多途径收集同学们普遍性需求,及时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予以解决,深受学生好评。
他积极发挥所学计算机专业优势,建成“掌上学工”、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数据信息平台打通服务学生“最后一公里”,做到“让数据多跑路、学生少跑腿”,努力构建学生第二课堂大数据解决方案,让数据支撑决策、温暖学生,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致力开展第二课堂育人研究,以学校第二课堂平台建设探索为契机,总结撰写《第二课堂数据信息平台建设工作指引》获团市委印发全市高校推广应用,多次在全市高校共青团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青春远航,攻坚克难
他是学生心中的“严师益友”、同事眼中的“工作达人”,敢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曾经担任他的学生助理和学生骨干,有的已经是知名IT公司项目经理、事业单位管理干部、人民教师、西部计划基层建设者......“言传身教、严管厚爱、以身作则”,这几个词已然成为毕业学生评价他的高频词。在2020年学生疫情防控及返校复课中,面对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课题,迎难而上、攻坚克难,运用信息化手段组织开展近3万名学生信息摸排及日常管理服务,为学校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在学生学风大规模调研等专项工作中,他主动担当尽责,攻克技术难题,自主研发小程序高效采集分析调研数据。
近年来,他坚持不断学习充电,与同学们一起成长,做他们的同行者,逐梦远航。他坚持理论指导实践,主持主研省部级、校级课题近10项,积极推进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获重庆市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成绩突出个人、“挑战杯”重庆市先进工作者、“三下乡”社会实践重庆市先进工作者、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等校级及以上表彰1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