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交大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人文交大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师德师风大家谈系列】始终如一的严格要求,是立德树人的表现之一

日期:2021年12月21日 14:35 作者:土木工程学院隧道及轨道工程系 周杰 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 点击率:

1935年初秋,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际,时任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在开学典礼上向全体师生问了三个问题: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谈到了这个故事,并强调:“这三个问题是历史之问,更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我们要一代一代问下去、答下去!”这著名的“爱国三问”,实质是在追问教育要培养什么人这一首要问题,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立德树人”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复杂的教育工程,怎样实现立德树人?不同角色的参与者有不同的要求,有学者认为立德树人是当前高校工作的根本任务,校园文化是“立德树人”的隐形路径,也有学者指出立德树人要激发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成长,要帮助学生走出去,参与到火热的社会变化、发展中去,感受社会巨变,体验和认识自己的社会职责。

鉴于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提升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队伍立德树人的能力是高校内涵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将立德树人在认识维度、实践维度落细落小落实,教师是落实的主体之一。

作为专业课老师的我们该如何践行立德树人?要求老师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紧扣时代发展的主旋律,积极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间,创新工作方法,坚持问题导向,探索高校“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而以上指导性原则在教学中落地的表现之一就是:始终如一严格要求学生。

教师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使学生成才。对于土木工程专业而言,成才最少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要有优秀的品质,二要有精湛的专业技能。成才就是培养大国工匠。万丈高楼平地起,有“基建狂魔”之称的祖国对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标准越来越高,同时随着基建行业的快速发展,也要求传统的土木要引入智能建造等新的工程理念和工程建造方式。实现土木工程行业的升级,对新型土木人才的要求更高。但是不管是传统的“土木”,还是未来的“土木”,严谨的思维方式和扎实的专业基础是必须的。没有任何一项知识的学习总是轻松愉快的,而人都是有惰性的。所以专业课老师始终如一地严格要求学生的学习,就是在为祖国的高水平基建打好基础、培养后备人才,就是立德树人的表现之一。

专业课老师学习了太久的工科专业知识,关注点基本上都是专业知识,所以专业老师一般并不擅长做思想政治工作。鉴于80后、70后老师与90后、00后学生的关注点和性格不同,老师和学生所进行的专业外沟通,往往是浮于表面的说教,很难深入学生的内心。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专业课老师的立德树人并不是完全照搬思政课老师的思想交流方式,而应是认真准备课程思政的案例,润物无声地在专业课学习中向学生宣传工程中的德:严谨、伦理、奋斗、创新,引导学生做一个专业扎实、踏踏实实、清清白白、正正直直的工程人。

教学的手段很多,可以很炫目;思政教育方式很多,可以春风化雨。可是,绝大多数专业基础知识就是层层递进的推导和公式,专业课学习中的难点很多,树人的过程不可能总是很绚丽。专业课老师要不畏惧任何外在干扰、不在乎任何学生的教评压力,做最好的自己。上课前,认真备课,使授课内容贴合工程实际、紧跟时代甚至超前时代;上课时,坚持最好的情绪、严格的纪律要求、全面严谨的内容、高水准不放水的考试;课后,能够和学生建立实时沟通,对学生的作业和课程设计等严格要求;寒暑假,能主动帮助学生参加实习、关注实习的过程、严把实习报告质量。有师德的专业课老师是在专业上严格而不苛刻、在态度上和蔼而不随意,使学生愿意主动学习和思考,能将专业基础学得扎扎实实,使学生在未来有成为大国工匠的可能。

通过对教育思想的集体学习和自学、反思,我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立德树人的实践过于片面:思政案例准备了很多、道理讲了不少,但学生似乎没和我在一个频道上,仅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在私下和我进行学习及生活上的交流。系统学习让我找到了自己做思政效果不好的原因:老师要做到立德树人,不是仅靠满腔热情就行的,必须有理论的指导。作为专业课老师的我缺少系统科学的方法:必须加强专业知识之外的学习(如心理学,教育学等等);同时要主动了解学生在专业之外的关注点,认可学生的思维和理念、进行平等而非说教的交流,这才能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内心。

在未来的教学生涯中,自己要做到为人师表,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德育能力,力行为人师表的师德规范,完善个人的师德品质,用博学多才的知识去引导学生的学习观念,以拼搏进取的工作态度影响学生的人生态度。始终如一严格要求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成为专业知识扎实、创新思维活跃和专业进取心强的中国少年,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实现教师立德树人的使命。

分享:

编辑:黎昱睿

审核人:白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