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时政要闻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交大·新研力】以“两路”精神为核,现代人文研究院的使命与担当

日期:2025年11月23日 00:36 作者:宣传部 来源:“两路”精神与现代人文研究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点击率:

在重庆交通大学的校园里

有这样一个研究院

它扎根两路”历史沃土

融汇多学科智慧

既深耕理论研究的“象牙塔”

又搭建精神传承的“大舞台”

它就是重庆交通大学

“两路”精神与现代人文研究院

一个以“路”精神为魂

以跨学科研究为翼

服务国家战略

赋能“双一流”建设

学术高地与育人基地

研究院名片

“两路”精神,是镌刻在川藏、青藏公路上的红色丰碑,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精神坐标,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

作为交通运输部批准的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重庆交大在“两路”精神研究与传承领域早已深耕多年,而“两路”精神与现代人文研究院的提质建设,正是学校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国家战略的关键举措。

在这里,“交通”与“人文”不再是独立的领域: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精神阐释锚定方向,交通、土木学科为历史研究提供专业支撑,旅游、传播学科为文化传播开辟路径。研究院以“两路”历史与文化、“两路”精神与交通强国建设、“两路”红色资源思政创新、“两路”文化遗产保护传播为四大核心方向,致力于构建“交通—人文—社会”跨学科协同创新范式,让“两路”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建设背景

研究院的提质建设绝非偶然,而是顺应时代需求、肩负多重使命的战略举措

服务国家战略,传承红色基因

国家正全面推进“交通强国”战略亟需以“两路”精神凝聚共识。提质建设研究院,有助于挖掘其时代价值,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精神支撑。

助力“双一流”建设,打造学科特色

研究院将推动学校学科交叉融合,培育“交通+文化”新兴增长点,助力学校在“双一流”建设中形成独特优势。

实深化育人改革,强化价值引领

通过整合“两路”育人园等资源,将“两路”精神融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结合课程育人、场景教学等方式,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的时代新人。

增强文化辐射,提升社会影响力

研究院将构建“两路”精神研究高地,打造全国交通文化传播中心,扩大学校在红色文化传承领域的学术话语权。

亮眼成果

自建设以来,研究院硕果累累,用实打实的成绩诠释“硬核实力”。

理论研究立高峰

专家学者受邀参与中宣部、交通运输部等权威阐释工作,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党建》等核心报刊发表多篇理论成果;登上交通运输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讲台做专题辅导,斩获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出版多部研究专著,为“两路”精神立言立论,筑牢国内学术重镇地位。

“两路”精神研究理论成果

研究院成员在交通运输部党组中心

学习做专题辅导报告

文化传播破圈行

助力中央电视台《世界屋脊之路》、大型融媒体直播《“两路”上高原》等优质内容产出,参与“两路”精神育人园川藏公路博物馆等文博场馆建设,联动中国交建、蜀道集团等企业深化精神传承,让“两路”故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世界屋脊之路》

重庆交通大学“两路”精神育人园

育人实践结硕果

通过“七个一”工程、行走的思政课、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等多元形式,将“两路”精神全方位融入人才培养,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兼具专业素养与红色情怀的复合型交通人才,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两路一梦”——行走的思政课

“两路”精神虚拟仿真教学系

未来展望

“两路” 精神与现代人文研究院将继续以 “学术高地、育人基地、智库平台、传播阵地” 为定位;

聚焦“两路” 历史与文化研究、精神与交通强国建设、红色资源与思政教育创新、文化遗产保护与新时代传播四大方向;

形成“两路” 精神研究理论体系、培育复合型交通人才、构建“政产学研用” 协同创新机制为目标;

为交通行业高质量发展与红色文化传承贡献交大力量。

如果你也对“两路”精神感兴趣,不妨走进重庆交大“两路”精神育人园,或关注研究院的最新研究成果,一起成为这份红色精神的传承者、弘扬者!

分享:

编辑:刘玉峰

审核人:叶勇 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