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时政要闻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媒体关注:重庆交通大学主办的第十二届侵蚀与冲刷国际学术会议在渝举行

日期:2025年11月07日 14:35 作者:重庆日报、光明网、华龙网 来源:河海学院 点击率:

重庆日报:第十二届侵蚀与冲刷国际学术会议在渝举行

11月5日,第十二届侵蚀与冲刷国际学术会在我市举行,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冲刷与侵蚀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进展。

据了解,侵蚀与冲刷国际会议由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协会侵蚀与冲刷专委会于2002年创办,已在美国、新加坡、荷兰、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举办,成为全球冲刷、水利工程、及防灾科技领域专家学者交流与讨论的重要国际平台,今年是首次在中国大陆地区举办。

“侵蚀与冲刷,是自然界两种持续而强大的力量,它们塑造着我们星球的地貌,也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重庆交通大学校长赖远明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侵蚀与冲刷是一个融合了水力学、河流动力学、地质学、地貌学和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科技问题。研究侵蚀与冲刷理论、技术与实践层面的新突破,有助于推动超大河道型水库治理研究迈向新的高度、深度和广度。

会议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近年来,重庆交通大学深耕超大河道型水库航运开发研究,取得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例如,提出了沙质河段堆积型-过渡型-侵蚀型判别方法,开发了山区河流卵砾石输移原型实时监测系统,支撑了长江实现万吨级船舶到武汉、5000吨级船舶到重庆的航运能力。

本次会议设置了1个主论坛与4个平行论坛。在主论坛上,来自日本、新加坡、英国和我国的岩土工程、水利工程领域专家,分别聚焦滑坡与海啸等大规模地表运动及其后果等主题,分享了最新成果和见解。会议还围绕“内部侵蚀机理”等内容设置了4个平行论坛,吸引了88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分享前沿研究成果。

重庆交通大学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团队攻克了三峡库区航道整治室内试验、现场观测、施工等三大核心技术,相关成果已在果园港、龙头港和新田港等运用。

重庆日报:https://wap.cqrb.cn/xcq/NewsDetail?classId=1551&newsId=2470329&staticUrl=https%3A%2F%2Ft.cqrb.cn%2F4lNvT


光明网:第十二届侵蚀与冲刷国际学术会议在重庆开幕

11月5日,第十二届侵蚀与冲刷国际学术会议(ICSE 2025)在重庆拉开帷幕。这场由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主办、重庆交通大学与河海大学联合承办的学术盛会,吸引了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山城,围绕“侵蚀与冲刷可持续发展”展开深度研讨,为侵蚀与冲刷领域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擘画新蓝图。

作为自然界塑造地貌的核心力量,侵蚀与冲刷不仅关乎地球生态演化,更与人类社会的水利安全、工程建设及防灾减灾紧密相连,是融合水力学、河流动力学、地质学、地貌学与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科技议题。本次会议旨在搭建全球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侵蚀与冲刷在理论研究、技术研发与工程实践层面的协同突破,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水利领域的专业方案与集体智慧。

本次会议为期三天,设置了1个主论坛与4个平行论坛,议题设置精准覆盖领域前沿。其中,平行论坛分别围绕“内部侵蚀机理”“河流、海岸、河口及海洋冲刷与侵蚀”“冲刷与侵蚀的数值模拟”“侵蚀与冲刷防护技术”四个主题展开;在主论坛中,来自国内外的岩土工程、水利工程领域的专家将先后进行主旨报告,从理论研究、工程应用、国际经验等维度分享最新科研成果。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还将开展技术考察活动。(张玉芳 李一)

光明网:https://share.gmw.cn/difang/cq/2025-11/06/content_38395773.htm


华龙网:多国专家来渝共探侵蚀冲刷治理!第十二届国际学术会议破解生态与工程难题

第1眼TV-华龙网讯(郭晓彤)11月5日,第十二届侵蚀与冲刷国际学术会议(ICSE2025)在重庆开幕。这场由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主办,重庆交通大学与河海大学联合承办的学术盛会,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山城,以“侵蚀与冲刷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研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流体驱动下的地表物质运移、地质防灾与生态保护等科技与工程问题。

会议现场。学校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20余国顶尖学者云集,共绘全球治水学术蓝图

开幕式由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杨胜发主持,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冲刷与侵蚀技术委员会主席佐佐真志(ShinjiSassa)、学会主席马克・巴卢兹(MarcBallouz)通过现场致辞或视频连线方式寄语大会,重庆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赖远明代表承办方致欢迎辞。

重庆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赖远明致辞。学校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赖远明在致辞中指出,侵蚀与冲刷作为塑造地球地貌的自然力量,既关乎生态系统平衡,更深刻影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他强调,这一高度跨学科领域融合了水力学、地质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本次会议搭建的全球交流平台,将为应对日益复杂的冲刷侵蚀挑战提供新路径。重庆交通大学依托“两路”精神传承,在山区桥隧、内河航道、沙漠生态治理等领域成果丰硕,尤其在三峡大坝下游河段抗冲刷研究、山区河流原位监测系统开发等方面的技术突破,已成功应用于长江航运升级、平陆运河建设等重大工程。

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杨胜发主持开幕式。学校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理论技术双突破,中外智慧碰撞治水新方案

本次会议以“理论突破、技术创新、案例共享”为核心,设置1个主论坛、4个平行论坛,9位中外学者的主旨报告拉开了学术研讨的序幕。日本国立海洋・港湾・航空技术研究所佐佐真志(Shinji Sassa)教授聚焦滑坡、海啸等大规模地质灾害的成因与影响,河海大学管大为教授分享风电场单桩基础局部冲刷研究新进展,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赵以明(Yee Meng Chiew)教授解析振动对桥墩与海底管道冲刷的作用机制,一系列前沿成果引发全场热议。

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院长梁越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该校团队长期深耕冲刷侵蚀领域研究,三峡泥沙问题正是其重点攻关方向。“泥沙的启动、沉积与输移规律,直接关系到大坝安全与航道畅通。”梁越表示,团队不仅揭示了超大河道型水库泥沙分散淤积模式,还开发了卵砾石输移原型实时监测系统,这些成果已支撑长江实现万吨级船舶直达武汉、5000吨级船舶通达重庆的航运能力跃升,为国家重大水利工程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分论坛现场。学校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在4个平行论坛中将有88场专题报告,专家学者围绕内部侵蚀机理、海岸冲刷防护、冲刷数值模拟、侵蚀地质灾害防控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从新型抗冲刷材料研发到生态友好型护岸技术应用,从极端降雨事件泥沙灾害预警到水土流失全面感知,来自中国、英国、丹麦等国的研究者将分享全球范围内的典型治理案例,为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侵蚀与冲刷问题提供了多元化解决方案。

参会专家合影。学校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学术落地见真章,实地探访破解工程难题

除了密集的学术交流,会议特别安排了实地技术考察环节。与会专家将调研走访重庆交通大学科学城校区水利工程试验基地、嘉陵江草街航电枢纽工程,实地调研山区河流治理、航电工程泥沙调控技术的应用成效。

据悉,侵蚀与冲刷国际学术会议自2002年创办以来,已在全球10余个国家和地区成功举办会议,成为全球水利工程、防灾减灾领域的重要学术品牌。本次重庆盛会不仅展现了中国在大型水利水运工程侵蚀与冲刷治理中的技术突破,更搭建了中外学术交流的坚实桥梁,将推动冲刷侵蚀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的深度融合,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贡献国际智慧。

华龙网:https://www.cqnews.net/1/detail/1435940877996478464/web/content_1435940877996478464.html

分享:

编辑:黎昱睿

审核人:叶勇 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