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时政要闻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重庆交通大学校领导率队赴河南、福建、四川调研并看望校友

日期:2025年08月30日 18:19 作者:宣传部 来源:党政办 产学研处 点击率:

为深入推动校企协同创新,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与交通事业创新发展,8月25日至28日,重庆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董绍江率队赴河南、福建、四川开展为期四天的校企合作调研,先后走访黄河实验室坝道工程医院中试基地、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部、福建省交通科研院、中国华西设计公司及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五家单位,围绕协同创新、科研攻关、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深入交流,并慰问当地校友。校科技处处长徐向阳,人事处副处长王礼刚、河海学院院长梁越、产学研合作处职员、基金会副秘书长饶建英、中西南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程棋锋同行调研。

走进工程医院:共谋科技协同创新

8月25日,董绍江一行赴黄河实验室坝道工程医院中试基地开展交流座谈,双方围绕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协同、加强人才联合培养等议题深入研讨。座谈开始前,在坝道工程医院执行副院长冯磊及相关负责人陪同下,董绍江一行实地参观了各个综合足尺试验基地,详细了解各实验平台的功能定位、设备配置及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情况。

坝道工程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复明通过线上方式对重庆交大团队的到访表示欢迎。他详细介绍了坝道工程医院的概况、发展历程以及职能,并希望重庆交通大学能继续加大力度建设坝道工程医院,共同推动其迈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冯磊副院长表示,医院可开放试验场资源,支持学校教师和研究生开展“驻场研究”,并建议合作从“地下工程检测机器人联合研发”等具体项目切入,以小促大,逐步拓展至平台共建与机制协同。

董绍江副校长建议双方重点在三方面深化合作:一是联合攻关山地城市地下工程支护、防渗等关键技术;二是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推动本科生实习、研究生联合培养与现场教学深度融合;三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围绕“长江经济带”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联合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促进技术成果在西南乃至全国推广应用。

探访厦金大桥:感受国家工程脉动

8月26日下午,调研团一行专程来到厦门市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部,围绕这一国家级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展、技术创新与战略价值开展实地调研,深入一线感受国家重大工程的建设脉动与科技魅力。

调研团逐一参观了项目智慧中心、“厦金号”盾构机施工现场及海面桥建现场。调研团认真听取介绍,就施工技术细节、工程进度规划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对话福建交科:共绘校地合作蓝图

8月27日,董绍江一行赴福建省交通科研院,与福建省交通学会、福建省交通科研院有限公司及下属单位开展交流,聚焦核心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共谋校企校地合作新路径。

在福建省交通科研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赖士谦陪同下,董绍江一行实地参观了科研阵地与成果展,深入了解“双碳”环保、智慧机电、新型路面材料等六大产业集群的创新应用,全面了解福建交通科研的前沿布局。

座谈会上,福建省交通学会会长寇军致欢迎辞,介绍了学会及所属机构的未来发展战略,并希望双方以工程项目为抓手,聚焦交通机器人与低空经济新赛道,推动科研合作落地。

董绍江副校长重点介绍了重庆交通大学在交通基础设施检测特种机器人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包括ROV水下机器人、仿生爬壁机器人和爬索机器人在桥梁、隧道、斜拉桥运维中的实际应用,展望“陆、水、空”多场景融合前景,强调机器人技术是破解交通运维难题的关键。最后,他提出两点期待:一是期待寇军赴校交流,建立定期互访机制;二是期待寇军能到学校正在筹建的“钱学森班”授课,共育交通领域拔尖创新人才。

福建方面多家单位结合产业需求,围绕智能检测、绿色材料、智慧高速等方向提出合作意向,推动“高校技术”与“企业需求”深度融合。

会后,作为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83级校友的寇军,将福建省交通运输厅为其精心制作的《工作风采录》郑重赠予母校及河海学院。

走访华西设计:深化校企融合发展

8月28日上午,调研团一行专程来到成都,走访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与公司董事长周华、总经理周凯其等高管深入座谈,围绕人才培养、科研协作、科技成果转化等议题展开交流,共谋校企协同创新发展路径。

座谈会上,公司董事长周华作为重庆交通大学79级道桥系校友,对母校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重庆交通大学在交通领域的科研实力雄厚、学科优势突出,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总经理周凯其汇报了公司发展态势及未来规划,提议双方在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建立常态化机制,共促发展。

董绍江副校长特别介绍了学校精心编制的科技成果推介手册,汇集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防灾减灾、智能交通、绿色生态环保、高端智能装备、新材料、人工智能、水利工程等9大领域共74项具有高技术含量和广阔应用前景的成果,期待这些成果能在中国华西的实际项目中落地转化,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聚焦人形智能:共启川渝创新未来

8月28日下午,董绍江一行来到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调研其最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发展成果。在技术总监马学思陪同下,参观了聚焦文商旅一体、家用服务、工程勘测三大领域的机器人前沿成果。

座谈会上,马学思介绍中心正围绕多模态交互与自主导航的文商旅机器人、家庭清洁照料服务机器人,以及适应复杂工况的工程勘测机器人三大方向推进技术攻关,期待与重庆交通大学深化人才输送、项目合作与成果转化。

董绍江副校长提议,未来双方可以共建“川渝具身智能人形实验室”和“智慧交通实验室”,推动人形机器人在交通、水利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最后,他强调学校将持续引育机器人领域高层次人才,强化校企融合机制,共助“成渝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发展。

分享:

编辑:刘玉峰

审核人:叶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