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重庆交通大学的故事,始于1951年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从长江南岸七公里旧车棚,到如今巍然屹立于山水之间的学术殿堂,七十四载风雨兼程,每一步都烙印着奋斗的足迹,每一页都书写着时代的华章。
《校史故事365》如同一条蜿蜒的时间之河,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程,凝练为三百六十五个动人瞬间。这里,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创业艰辛,有“明德行远、交通天下”的壮志宏图;有实验室里通宵不灭的灯火,有崇山峻岭间勘测选线的足迹;有恩师谆谆教诲的温暖记忆,有同窗砥砺共进的深厚情谊。这一个个故事,或激昂,或温情,或引人深思,它们如同璀璨的星辰,共同编织成重庆交大光辉的历史星空。
我们撷取这些历史的片段,不仅是为了铭记与致敬,更是为了传承与启迪。希望这本故事集,能成为连接过往与未来的桥梁,让新一代交大人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继续挥洒汗水,续写属于重庆交通大学“志图山海、交通天下”的明天。
从《歌唱二郎山》到《重庆交通大学校歌》
在重庆交通大学七十四载办学历程中,校歌始终是精神传承的鲜活载体,见证着学校从初创到发展的每一个重要时刻。它不仅是旋律与文字的交响,更是一部可聆听、可传唱的校史长卷,镌刻着学校扎根西南、服务国家的初心,承载着交大人跨越山海、交通天下的使命。
故事的开篇定格在1952年重庆南岸的青龙山下。时任川藏公路修建司令部政委、西南交通专科学校校长的穰明德从筑路一线带回了一首注定与交大命运相连的歌曲——《歌唱二郎山》。穰明德校长立于师生面前,亲自一句一句教唱,歌声里满是建设祖国的赤诚。彼时,怀揣着“打通天堑、造福人民”梦想的学子们,正为川藏公路建设刻苦研学,这首歌便成了他们最有力的精神号角。“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动人的歌声旋律与窗外的长江涛声共鸣,化作了他们“不怕那风来吹,不怕那雪来飘”的勇气。无数的青年学子高唱着“二呀么二郎山,哪怕你高万丈”,毅然奔赴雪域高原,在冰天雪地中勘测修路,用青春与汗水铺就“天路”。从此,《歌唱二郎山》成为凝聚师生精神的象征,在学校的诸多活动中久唱不衰,成为学校的精神文化根基。

《歌唱二郎山》(词曲)
时光流转,初心不改。随着学校建设事业的逐步发展,反映学校精神的校歌也在不断迭代升级。“重庆交通学院”时期,一首由师生集体创作的校歌应运而生。朴实的歌词里,不仅有对学校建设历程的讴歌赞颂,更饱含着对地方社会发展的责任担当,歌声传递的务实进取精神,陪伴着交大人在交通领域深耕不辍。
进入2006年开始的“重庆交通大学”时期,一首反映新时代面貌与交通大学师生精神的校歌在全体交大人的努力下完成了它的历史性“蜕变”。新校歌以“交通”为核心内涵,讴歌建校历史,彰显人文精神,激励师生“明德行远、交通天下”。

重庆交通大学校歌(词曲)
作为一首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和丰厚奋斗精神的歌曲,《重庆交通大学校歌》融历史与现实于一体。“巴山麓,渝水旁”,悠扬旋律响起,勾勒出重庆交通大学扎根西南峻岭、依偎长江之畔的地理印记。这里的山水不仅赋予学校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更孕育了交大人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品格。“启程川藏路”道尽办学渊源——学校因川藏公路建设而诞生,交大师生与筑路大军一同面对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用青春和热血铺就了“天路”。先辈们用汗水与热血铺就高原通途,让“艰苦奋斗永不忘”成为融入血脉的精神基因。歌词中“甘为铺路石”的表述,直接呼应了学校首任校长穰明德在建校之初提出的“誓为前路坦途,甘当铺路石头”的豪情与奉献精神,这种“铺路石精神”成为一代代交大人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生动写照。从雪域高原的勘测者,到桥隧工程的科研人,无数交大人甘做低调奉献、负重前行的“铺路石”,支撑起国家发展的通衢大道。而“明德行远做栋梁”“兴我华夏铸辉煌”的呼唤,更明确了学校培养德才兼备、堪当大任的国之栋梁的使命,将个人理想与民族复兴使命紧密相连。
校歌的旋律是为其庄重内涵量身定制的听觉丰碑。沉稳有力的节奏,象征着交大人步伐坚定、根基稳固;磅礴悠扬的曲调,既饱含穿越关山、跨越天堑的豪迈,又藏着莘莘学子青春飞扬的浪漫。校歌的旋律与歌词共同传递了“明德行远、交通天下”的校训精神。
七十余载弦歌不辍,如今,校歌已成为学校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旋律回响在校园每一个重要时刻。校庆盛典上,它是砥砺前行的誓言;开学典礼上,它是开启征程的号角;毕业典礼上,它是寄予未来的嘱托。“校长讲校史”新生第一课上,校歌内涵被深入阐释;“唱响金秋,研约交大”研究生校歌传唱比赛中,上千名师生以激昂的歌声传递校歌力量。“甘为铺路石”的奉献精神在一场场饱含热忱的传唱中,于新时代持续焕发出动人光彩。在师生们一遍遍深情的传唱中,校歌持续诠释着历久弥新的“两路”精神。

“唱响金秋,研约交大”研究生校歌传唱比赛
路,始自巴渝,通向天下;人,生于山水,化身基石。从《歌唱二郎山》到《重庆交通大学校歌》,词曲几经变迁,不变的是重庆交大人昂扬奋进的精神。只要校歌还在被庄严唱响,重庆交大就会永远把“明德行远”的刻度,刻在共和国的交通里程表上,也刻在每个交大人心里——那是最柔软的旋律,更是最坚定的信仰。它会时刻提醒每一位交大人,不忘“交通天下”的初心,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不断谱写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