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重庆交通大学与果园港枢纽公司战略合作签约仪式隆重举行。重庆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罗均与果园港枢纽公司党总支副书记、总经理张扬,作为双方代表共同签署合作协议。此次合作标志着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产业运营与教育科研领域的独特优势,围绕国际学生联合培养、产学研深度融合、“渝车出海”战略支撑等核心方向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打造产教协同创新标杆,为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贡献智慧与力量。

仪式现场气氛热烈,重庆保税港区集团领导梅时雨与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罗均共同为“陆海通国贸英才班”揭牌。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罗均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学校始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为学生搭建多元化实践教育平台,推进‘多元协同’育人模式改革。此次与果园港枢纽公司的合作,是双方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必然选择。学校将充分发挥自身在师资、学生培养和科研成果方面的优势,与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丰富的场景、鲜活的案例和国际化的标准深度融合,共同打造长江上游港航物流领域的产教融合标杆。”

这一特色定制班型依托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全英文授课专业,融入果园港特色实践课程,旨在共同培养既精通国际贸易规则,又熟悉跨境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这一创新举措,是我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的又一次积极探索,将为学生提供更贴合实际需求的课程体系和实践平台。

果园港枢纽公司总经理张扬在发言中提到:“当前公司正处于国际化运营升级的关键阶段,各项业务的推进迫切需要高素质国际化人才。与重庆交通大学的合作,为公司搭建了人才储备的‘蓄水池’,同时也将借助高校强大的科研力量,推动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临港经济片区高质量发展与海外市场拓展。”
重庆保税港区集团领导梅时雨在发言中强调,此次合作恰逢其势、正当其时,是深化产教融合的生动实践,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人才强国部署、市委市政府人才强市首位战略高度契合。保税港区集团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双方合作,推动果园港充分发挥“自贸+中新+综保”三区叠加优势,为学生实践、课程落地、科研项目推进提供全方位政策保障。他期待“陆海通国贸英才班”能够办出品牌,成为人才高地与产教融合试验田,共同服务重庆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建设。
根据协议内容,除“陆海通国贸英才班”外,双方还将在多领域展开重点合作。共建中外学生实践教育基地是其中重要一环,我校将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实习与实践,与果园港枢纽公司共同开展行业特色文化交流活动。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也将丰富我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内涵。
深化产学研合作也是此次合作的关键内容。我校将推进专业人员到企业挂职锻炼,让教师深入企业一线,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需求,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和科研工作。同时,双方将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共建联合实验室,在通关便利化、物流成本优化、招商引资等领域开展合作研究。通过这些合作,我校科研成果将更好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重庆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签约仪式后,“陆海通国贸英才班”国际学生参观了果园港。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果园港的智能化作业流程,从集装箱的自动装卸到物流信息的实时跟踪,师生们深刻感受到了现代港口物流的高效与便捷。

此次与果园港枢纽公司的战略合作,是重庆交通大学在产教融合道路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学校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产学研合作,为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贡献更多的交大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