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2日,第八届IEEE感知、诊断、预测与控制国际会议(IEEE SDPC 2025)在重庆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重庆交通大学和重庆科技大学共同主办,会议围绕“先进传感、诊断、预测与控制技术”为主题,就其研究理论与应用及相关学科的最新进展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来自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卡尔顿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重庆大学、苏州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等150余位学者及师生参加会议。

大会开幕式由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院长赵树恩主持。本次大会的荣誉主席,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的Peter Liu教授为大会致开幕词。重庆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罗均和重庆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松分别致欢迎词。罗均副校长对远道而来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重庆交通大学自办学以来,不断推进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等领域工作和人才培养,同时也在推动国际化学术合作和交流。诚邀各位嘉宾,深入了解重庆,感受重庆交通大学的魅力,共同探讨智能系统技术未来发展。

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罗均教授致欢迎词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邀请了国家级领军人才、北京大学裴永茂教授,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刘征教授,国家级领军人才、南京理工大学皮大伟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西南交通大学陈再刚教授等4位知名专家学者,分别作了题为“可编程振动与弹性波在驱动感知和触觉中的建模与实验”“数字孪生:一面魔镜?”“可重构轮式特种车辆的设计与动态控制研究”“铁路机车传动系统动力学”的报告。现场思想碰撞激烈,观点交锋精彩,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丰盛的学术与思想盛宴。大会主旨报告环节由重庆交通大学科技处处长徐向阳教授、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副院长陈仁祥教授主持。

北京大学裴永茂教授作大会主旨报告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刘征教授作大会主旨报告

南京理工大学皮大伟教授作大会主旨报告

西南交通大学陈再刚教授作大会主旨报告
在基础感知与交互领域,北京大学裴永茂教授利用人工结构与反演方法推进触觉反馈与感知技术,为高精度触觉交互和微型机器人驱动提供了新路径。在虚拟映射与建模领域,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刘征教授阐述了数字孪生如何超越简单的“镜像”,实现世界实体的全新映射和动态仿真,共建物理与信息世界的技术桥梁。南京理工大学皮大伟教授针对特种车辆,提出基于人工智能的动态控制架构,提高了其在复杂环境下的机动性。西南交通大学陈再刚教授面向重载高速铁路,构建出机车-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揭示了传动系统内部激励与故障演化规律,完善系统理论体系。
大会下午分论坛,会场讨论热烈,与会人员针对不同方向的技术难题、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展开了深入讨论与交流。

平行分论坛活动掠影
本次IEEE SDPC 2025国际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球学术和工业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高质量的交流平台,更凝聚了行业共识,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对推动机械智能控制的进步与落地应用产生了深远影响,还对提升重庆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