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科技处牵头组织的第十三期未来交通科技融合研讨会在南岸校区明德楼举行。会议由校党委书记宫辉主持,现代水利水运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原副校长王平义,交通新能源材料与装备研究院院长、原党委副书记郑旭煦,及河海学院、交运学院、航运学院、材料学院、航空学院负责人及专家代表参加会议。

会上,王平义教授汇报了现代水利水运科技创新研究院建设情况,强调研究院聚焦水运行业需求,确立了五大研究方向,形成了多项成套技术体系,相关成果已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及水利部现代化水库试点项目,在绿色智能船舶、船闸水动力学等领域斩获多项发明专利与省部级科技奖励,目前正跟进平陆运河、雅下工程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郑旭煦教授汇报了交通新能源材料与装备研究院建设情况,强调研究院响应“双碳”与交通强国战略,构建了三大研究方向,2025年获批重庆市人工智能重大专项、新能源新材料重点专项等多个项目,开发的单原子催化剂宏量制备、智能感应主动灭火材料等技术已进入产业化对接阶段,中试平台6套核心装置陆续进场。与会专家围绕两院建设中的学科交叉、资源整合、成果转化等关键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宫辉书记在总结讲话中肯定了两院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并从学校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科研创新的大局出发,对研究院未来发展提出明确要求:锚定高水平建设目标,着力打造校内科研组织创新标杆与国内相关领域创新高地。聚力核心技术攻关,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每年至少举办一次高水平学术会议。深化产学研协同,探索创新团队组建与用人模式,组建优势互补团队。同时,优化人才引育用留机制,夯实发展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