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3日,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地震工程领域权威专家谢礼立莅临重庆交通大学开展交流指导。重庆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建庭全程陪同。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胡进军研究员、江汉大学院士工作办冯峰,山区桥隧国家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学院、院士工作办相关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参与活动。
谢礼立院士一行首先前往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调研,实验室副主任杨俊教授汇报了平台建设进展与重大设备运行成效。谢礼立院士现场对实验室四大平台建设进行了指导,为实验室设备效能升级指明实施路径。
在座谈交流会上,山区桥隧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张洪教授详细汇报了实验室建设成果,自2020年获批建设以来,实验室围绕山区桥梁结构行为与控制、智能感知与全寿命维护、隧道力学行为与安全保障三大方向取得系统性突破,形成了具有山区特色的桥隧技术体系。
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徐略勤教授重点汇报了“山区复杂地震环境多功能模拟试验平台”建设方案,着力破解山区复杂地质环境下桥梁抗震验证难题。与会专家围绕平台技术可行性、特色定位及成本控制展开研讨。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胡进军研究员从地震工程学科角度,对试验平台参数配置、多学科交叉应用提出优化建议。此次交流为学校深化山区桥隧工程特色研究、优化学科布局提供了重要指导。
谢礼立院士充分肯定了学校围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服务国家重大需求、重大工程方面做出的积极贡献。谢院士指出,山区工程需聚焦“地形险峻、地质复杂、灾害频发、生态脆弱”核心特征,厘清与平原工程差异化的科学技术问题。他强调,要把握国家基础设施韧性提升战略机遇,紧跟国际前沿科技,开展跨断层桥梁抗震、隧道韧性设计等关键科技攻关,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纳入行业规范体系。同时建议加强山区工程特色理论体系建设,强化科学问题凝练,围绕韧性路、韧性桥、韧性隧等领域,在交通生命线工程灾害链防控、多灾耦合作用机理等前沿领域积极培育,力争取得重大突破。
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建庭表示,学校将认真梳理谢礼立院士、胡进军研究员及各位专家学者对学校和山区桥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深入土木工程灾害本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解决土木工程领域面临的地震灾害难题,持续稳步扎实做好土木工程学科建设。
最后,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建庭代表学校向谢礼立院士赠送了“院士交大行”纪念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