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重庆市规划自然资源局、重庆市文旅委、重庆市教委等七部门联合出台《重庆市设计下乡人才管理办法》,发起了“设计下乡”活动。我校积极响应,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名教师入选专家指导组并成立了设计下乡工作室,12名青年教师入选设计下乡人员,学院依托既有的教学科研创新平台,组建了一支近80人的由规划、建筑、土木工程和风景园林学科的师生组成的队伍参与这项活动。一年来,师生们利用节假日不间断地走入田间地头,参加设计下乡教育培训,向乡民门宣传乡建技术标准和有关政策,完成15份乡村规划、设计,服务乡村建设,积极推进“美好家园,共同缔造”活动,多方位、多渠道地推动我市乡村振兴工作的落地实施。
精准对口区县,服务示范村建设
根据《重庆市设计下乡人才管理办法》安排,董莉莉教授的江津设计下乡工作室和温泉副教授的酉阳设计下乡工作室分别对口两个区县,开展以示范村建设为重点的服务活动。
董莉莉设计下乡工作室以“长江入渝第一岛”江津石蟆镇中坝村为示范对象,多次现场调研,与相关部门进行深入交流与研讨,结合当地优越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确定了以“乡村生态景观营造”为切入点的示范项目。工作室目前已先期启动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建设,为践行两山理论,提升江津乡村生态景观质量,促进乡村人居生态环境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温泉设计下乡工作室以酉阳板溪镇山羊村为示范对象,协助成功申报了2020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设计方案,获得市财政专项建设资金250万元。目前山羊村的村落人居环境改善实施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这也是建规学院自2015年以来联合比利时鲁汶大学专家团队,持续围绕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传统村落保护开展联合教学与研究成果的落地实施。
投入智力支持,规划设计咨询
受重庆市各区县建设委员会委托,学院设计下乡团队承接了重庆市级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设计、重庆市传统村落申报等项目。师生深入实地走访了20多个国家传统村落,进行环境与建筑现状调研测绘,完成1000多张设计图纸,组织30多场政府讨论与村民意见沟通会,完成了3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规划文件,编制了7项市级重庆市传统村落申报文件,成功申报了2项调研课题。
2020年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计下乡团队申报、编制的各项文件
文件名 |
主要参与人 |
1.2020重庆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设计方案 |
|
荣昌区铜鼓镇刘骥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设计方案 |
董莉莉、史靖塬等 |
酉阳县板溪乡山羊古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设计方案 |
温泉、许可等 |
梁平区蟠龙镇扈槽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设计方案 |
史靖塬、余俏等 |
2.2020重庆市传统村落申报文件 |
|
江津区石蟆镇羊石中坝传统村落调查与申报 |
董莉莉、童斌等 |
巴南区石龙镇大连村传统村落调查与申报 |
温泉、邱雅雄、王瑜等 |
巴南区石龙镇大兴村传统村落调查与申报 |
温泉、邱雅雄、马瑞瑞等 |
武隆区江口镇蔡家村传统村落调查与申报 |
许可、刘攀等 |
荣昌区观胜镇银河村传统村落调查与申报 |
史靖塬、倪新等 |
黔江区鹅池镇社溪村传统村落调查与申报 |
许可、夏桂林等 |
武隆区浩口乡邹家村传统村落调查与申报 |
许可,余俏等 |
3重庆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委员会调研合同 |
|
重庆市传统村落分级分类保护方法研究 |
董莉莉、史靖塬、余俏等 |
成渝双城经济圈背景下的历史文化村镇集群式保护策略及历史建筑保护更新设计导则 |
温泉、许可、罗融融、赖小红等 |
参与培训管理,联手村民共同缔造
设计团队坚持向广大村民开展形式多样的乡村文化科普宣传活动。为加强农村建筑工匠培训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培训管理相关制度和保障机制,温泉、许可、艾乔等3名教师于2020年10月16日—10月19日赴酉阳县板溪镇进行160名农村工匠培训,培训对象为酉阳县能胜任农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具有初中及以上学历、已取得建筑业土建类相关职业工种中级工及以上技能等级证书的建筑工人。工匠培训全面分析总结了共同缔造活动中基层组织建设、政策创新、人居环境改善与村民参与路径的经验,技术路线清晰、授课内容详实,初步构建了“村民动手发展共建,群策群力建设共管,老少参与效果共评,美丽乡村成果共享的”共同缔造机制框架,为下一步政策制定与成果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撑。
挖掘文化遗产,打造村落视觉形象
姚阳教授领衔的设计下乡团队,充分结合重庆市众多世界知名山水资源、民族传统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以及海量的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剪纸、绘画等艺术载体开展了重庆市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及传统村落视觉形象研究。一年来,团队深入走访了彭水、酉阳、江津、铜梁等十余个传统镇,开展了初步的田野调查,关注历史文化名镇与原生村落及人们生活形态的视觉形象。团队成员采集了大量原生图像、影像等数据资料,为中华民族视觉形象数据库、数字信息资源平台的构建积累资料基础。此外,团队还在江津、万盛等地开展了“心随手动·剪我初心”趣味剪纸、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普宣传等活动,吸引了300余名中小幼村民的参加,加深了村民对民间艺术的理解,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艺术助力乡村,在地营建开拓新局
自2020年8月起,学院设计下乡团队结合2020“超级建筑师”大赛暨重庆市大中小幼学生美育实践系列活动,以万盛经开区丛林镇绿水村为平台开展了“耕筑巴渝,沁润山乡”艺术助力乡村建设活动。此项活动吸引了全市18所学校2000人次参与,突破了以往设计咨询、工匠培训等传统模式,以在地化的低成本营建为切入点,从乡村实体环境和村民精神风貌两方面着力,通过艺术墙绘和创意构建两种方式,师生联手为绿水村因地制宜地进行了方案设计与实施。艺术墙绘以“留白、留绿、留旧、留文、留魂”为原则,巧妙结合乡村特色建筑和风貌特点,针对性地对村内建筑墙体进行了建筑彩绘图案的设计,既保护和传承乡村传统特色,又营造出新时代乡村的美丽风貌。创意构建参照乡村建筑进行创意构筑的制作,并利用构筑物对村民开展了传统建筑文化的普及,提升村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自信,为乡村文化振兴和提升村民精神面貌作出了积极贡献。无论是立体多样的创意构筑,还是精彩细致的艺术墙绘,均受到了丛林镇、绿水村领导,当地居民的一致肯定与赞扬。
此次针对绿水村的“设计下乡”艺术实践,将艺术资源融入当代乡村建设实践,充分考虑了村容村貌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不仅为重庆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也为“设计下乡”的组织开展与成果类型开拓了思路。通过参加此次活动,建规学院师生也进一步感受了乡土之美,树立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理想信念,将积极为巴渝乡村人居环境的建设持续贡献力量与智慧。
“设计下乡”艺术实践颁奖典礼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