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提升学校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2025年11月13日,学校在南岸校区智慧教育中心举办研究生导师能力培训会。此次会议由研究生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联合主办,培训会特别邀请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沈中伟教授、美国罗文大学唐瑛教授做专题报告,学校各研究生培养单位70余人参加会议。报告会由研究生院副院长葛显龙教授主持。

沈中伟教授以《事业牵引知行合一求理立境做好导师》为主题,结合自身30余年教育与科研经验,将“求理立境”理念从交通建筑设计拓展至导师育人层面,强调导师以“事业需求”为导向,融合学术探索与国家战略需求。同时,倡导“知行合一”,指导学生时兼顾“求理”与“立境”,引导学生立足国家战略“求理创新”,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实现专业素养与人格修养双提升。

美国罗文大学唐瑛教授专注教育技术前沿研究,作《迈向通用自主智能体:面向教育支持的神经- 符号人工智能框架》专题分享。报告称,在人工智能发展背景下,教育领域需构建“需求感知 AI 导师 + 同伴智能体”分层多智能体协同框架。此框架用大语言模型(LLM)规划个性化学习路径,结合沉浸式虚拟场景与游戏化机制,激发学生深层认知与社会化学习能力。旨在融合虚拟、物理空间与社会互动,打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适应学习系统,提供个性化教育体验。该框架已在国际教育实验中验证,提升了学习效率与适应性,为导师优化指导模式提供新思路。
本次培训会以“育人理念 + 技术创新”双轮驱动,为导师队伍拓展学术思维、提升育人能力带来新思考。学校将借此持续完善导师培训体系,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鼓励导师探索特色培养模式,输送更多“知行者”与“创新者”,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为学校争创“双一流”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