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教学工作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AI赋能思政课实操经验分享暨青年导师培训会

日期:2025年10月13日 08:59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点击率:

为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升青年教师育人能力,10月10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南岸校区二教20218会议室,成功举办“AI赋能思政课实操经验分享暨青年导师培训”集中教研活动。活动由学院副院长张建军主持,全体教师参会。

会议伊始,张晓平院长深入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代背景与重大意义。他强调,主动拥抱智能技术、探索思政教育新形态是提升教学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关键所在,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学习、勇于实践,将AI工具有效融入教学科研全过程。

在随后的实操经验分享环节,黄丹副教授以“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的教学资源建设实践”为题,结合自身经验,详细讲述了AI技术对全球教育发展的影响,现场演示如何利AI技术高效生成、优化和整合思政课教学案例、习题及多媒体素材,为教学资源建设提供新思路。

孙渝莉教授则聚焦于“思政课AI+项目式应用演示”,通过生动的课堂实例,展示了如何引导学生运用deepseek等人工智能工具开展探究性、协作式学习,在完成具体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展现了AI技术在激发学生主动性、培养高阶思维能力方面的巨大潜力。

张建军教授则以“AI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探索”为题,从宏观层面梳理了人工智能为思政课教学内容、方法、模式带来的深刻变革。他分享了对构建人机协同、智慧泛在的思政课堂的前沿思考,系统构建“1234”思政课程育人体系,形成“目标引领-方法创新-内容优化-资源聚合”的全周期、立体化育人格局。

张晓平教授作了“浅谈青年导师研究生培养中的立德树人”专题报告。他结合自身指导研究生的丰富经验,强调了在人工智能时代,青年导师更应坚守教育初心,将立德树人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加强对研究生思想品德、学术规范与创新精神的全面培养。

本次集体教研活动内容充实,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院教师不仅深化了对AI赋能思政课的认识、掌握了AI实操技能,更对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地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分享:

编辑:刘玉峰

审核人:叶勇 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