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教学工作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聚焦场景项目式教学示范:河海学院张占梅团队破解教学痛点,重塑新工科教育新路径

日期:2025年07月14日 14:45 作者:河海学院 来源:河海学院 点击率:

2025年7月2日至9日,西安交通大学与重庆交通大学联合举办2025年骨干教师教学互访高级研修班,来自两校的40名骨干教师开展西安、重庆两地深度互访,通过专题报告、示范教学、实地研学等多元形式,共话教育创新,共探育人路径。

教学示范课环节,河海学院教师张占梅副教授作为重庆交通大学教师代表,以《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为例,分享了场景项目式教学的教学设计及实践成果,展示了P1→P2→P3三步进阶教学路径的实施过程,为两校教师的互访互学提供了生动鲜活的教学示范案例,赢得了参会教师的高度认可和广泛好评。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是我校重点建设的场景项目式教学课程,课程旨在通过场景项目式教学,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工程职业素养,为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破解教学痛点,重塑育人逻辑:《水污染控制工程》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面临“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高阶能力培养不足”等共性难题。张占梅教学团队以“回归工程、交叉融合、面向未来”为设计理念,构建了“知水-治水-若水”三维教学目标体系,通过跨域整合课程资源、创设从虚拟仿真实验到真实工程项目设计的进阶学习活动、搭建协同育人场景,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创新体系。经过多年教学改革实践,《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已形成显著的示范引领效应。学生课业成绩稳步提升,并在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的创新活力 ,累计获得创新创业竞赛及奖励等30余项、3项专利授权及7项软件著作权。

突破传统教学边界,重构能力培养路径:打破“课本为中心、课堂为边界”的局限,将污水处理厂实地案例、“一河一策”真实项目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通过P1→P2→P3三步进阶体系,培养学生从“掌握知识”到“解决问题”再到“创新应用”的高阶能力,响应新工科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自主设计的水质监测系统、智慧水务管理平台等成果已投入实际应用。

示范课不仅是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示,通过场景化教学演示、教学设计思路分享与互动研讨,将成为推动跨校教学经验交流、深化工科教育改革的重要契机,为培养更多“懂技术、有情怀、能担当”的新时代工程人才注入新动能。

分享:

编辑:黎昱睿

审核人:叶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