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理论知识与行业实践的有机结合,7月3日,数统学院162名师生分三批次前往华为重庆OpenLab(合作伙伴解决方案支持与服务中心)开展专业参观活动。此次活动作为学院“三学期制”专业实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师生近距离感受科技企业的创新生态,了解前沿技术在行业场景中的应用落地。
探秘智能生态:从技术展示到场景化解决方案
在华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师生们首先参观了位于对话室一楼的行业解决方案展示区。434平方米的展区通过入户拼接大屏、智能协作终端等设备,系统呈现了华为在数字政府、智能制造、金融等九大行业的解决方案沙盘。在“华为在重庆”板块,师生们通过宣传视频了解到企业如何依托本地资源构建数智生态,而重点方案演示台上,高斯数据库、欧拉操作系统等根技术的实操演示,更让师生们直观感受到基础软件在行业场景中的赋能价值。 随后,参观团队登上二楼OpenLab业务展示区,深入了解联合创新、解决方案集成验证等四大核心业务功能。当看到实验室中覆盖全量ICT和华为云产品的资源架构时,不少同学对“鲲鹏服务器+昇腾AI算力”的协同工作模式产生浓厚兴趣。“原来课本上的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在这里是以‘测试床’的形式支撑伙伴方案孵化的。”于雪婷同学在参观智能微模块数据中心时感慨道。
产教深度碰撞:技术交流与人才培养的双向赋能
在互动环节,华为技术团队围绕“数据统计在智能解决方案中的应用”主题,与师生展开深度交流。工程师们结合重庆OpenLab支撑西南区域伙伴的实践案例,分享了数据建模、性能调优等技术环节的实际挑战。数统学院应用统计学系董志清老师表示:“华为在行业场景中对数据处理的严谨性,与学院‘统计学+应用’的培养方向高度契合,希望未来能在联合实训、课题研究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 值得关注的是,重庆OpenLab作为“先进计算技术融合与应用场景创新中心”,其开放的实验室资源和专家技术支持体系,为师生们提供了清晰的技术落地路径。部分学生现场体验了DeepSeek模型的推理部署流程,对AI算法与统计模型的结合应用有了更具象的认知。
实践育人:三学期制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探索
此次参观活动是数统学院“三学期制”实践活动的缩影,学院利用专业实践学期,推动学生走出课堂,在真实产业场景中夯实专业能力。学院将继续探索产教融合、实践育人新模式,例如,与华为重庆OpenLab共建实践基地,围绕数据挖掘、智能算法等方向开展联合项目,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创新能力。当师生们在负一楼机房目睹模块化数据中心的运行逻辑时,不仅看到了技术创新的魅力,更感受到了统计学在智能时代的应用潜力。此次参观不仅为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了新视角,也为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