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教学工作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三学期”系列】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前沿实践双轮驱动、创新英才破浪前行

日期:2025年07月09日 13:04 作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点击率:

2025年6月23日,重庆交通大学“三学期制”正式启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立足新工科建设,针对不同年级学生,以创新实践为引擎,构建了分层递进、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体系,彰显了学院锐意创新的育人格局。

触摸材料脉搏,启蒙创新思维

2024级大一本科生培养以“认识实习”为载体,通过沉浸式体验构建材料认知体系。从走进海康威视,直观感知机器视觉和大模型规模化应用,到深刻领悟数字化产品跟着场景走,解决具体问题。从校园建材的“触摸感视”多维感知,到《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阻燃高分子与火安全电池》、《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破解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的金钥匙》等系列前沿讲座,在初步领略材料魅力的同时,走进材料分析测试中心,实现理实深度融合。企业专家讲堂(成都圭目机器人有限公司钟新然高工)与交通土建工程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参访则进一步拓展了学生行业视野,培育了创新萌芽。

深化专业实践,锤炼核心能力

2023级大二本科生培养聚焦专业核心能力进阶。《建筑材料循环利用技术》紧扣“双碳”战略,践行绿色发展;《水泥混凝土综合设计》强化实践应用,筑牢专业根基;《基于开源数据的混凝土性能优化》采用项目驱动模式,培育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课程体系深度融合行业前沿与创新教学,为学术研究与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探索科技前沿,挑战学术高峰

针对即将步入毕业阶段的2022级大三本科生,培养着力学术纵深与实践创新。前沿讲座《固废资源化利用》深度对接可持续发展议题;《低碳胶凝材料研发》、《分子动力学模拟沥青性能》、《高通量计算实验》等前沿实验实践项目,推动学生深入科研核心领域,探索材料学科边界。课程设置既凸显学科前沿地位,更昭示学院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战略定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三学期制”为支点,构建“认知-创新-实践”的全链条培养体系。这种梯次推进、知行合一的育人模式,既响应了国家新工科战略,又为材料学科持续输送了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科学与匠心相遇,创新与实践同行,材料莘莘学子正以开拓者姿态,奔赴材料科学的广阔疆域。

分享:

编辑:刘玉峰

审核人: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