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4月22日下午,由教工部和教务处联合主办的场景项目式教学示范课与实践研讨会在第二教学楼四楼多功能厅举行。校党委书记宫辉、校党委副书记张铭出席会议,各学院教学副院长、全校教师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张铭主持。
自2022年起,教务处已立项144门场景项目式改革课程,覆盖全校所有专业。教工部与西南交通大学I-IDC跨学科教学创新团队合作,共建“重庆交通大学场景项目式教学创新示范实践基地”,从各教学单位立项改革的课程中遴选1门课程打造“一院一示范课”,共计20门示范课,20名项目式教学咨询师。本次会议既是对场景项目式教学创新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展示,也是进一步凝聚共识,为持续开展项目式教学改革注入新动能。
会议第一阶段,特邀教育部跨学科课程教学改革创新虚拟教研室副主任、西南交通大学宋爱玲教授作了题为《基于项目式教学法的跨学科创新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报告。她介绍了跨学科超级课程的建设思路及成效,提出IFMOS教学创新设计方法,解码场景项目式教学理念、逻辑和实践策略,为学校开展场景项目式教学创新提供了借鉴范式和实践思路。
在示范课分享环节,河海学院张占梅老师重点介绍了《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三步进阶项目设计体系,大幅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罗融融老师分享《环境心理学》课程建设经验,以旧城更新中的社会矛盾为切入点,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完整闭环。艺术设计学院赵青青老师重点介绍了《品牌设计Ⅱ》课程的“双轨并行”P0PBL场景项目教学模式 ,突出市场需求导向,实现教学成果向产业价值的转化成效。
在现场交流研讨阶段,参会教师代表就场景项目式教学的理念内涵、项目设计、教学方法、产教融合等问题与四位分享嘉宾进行了互动交流。
会议结束后,校党委书记宫辉与四位分享嘉宾进行了深入交流。他鼓励老师们要面向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勇于变革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真实场景中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