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交大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媒体交大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华龙网:青春脚步丈量乡土!重庆交通大学旅传师生书写七塘镇新画卷

日期:2025年07月06日 06:30 作者:华龙网 来源:旅游与传媒学院 点击率:

第1眼TV-华龙网讯(通讯员 江艳妮 张滟 胡艳琪 曹家乐)晨光破晓,行囊整装。2025年7月1日下午,重庆交通大学旅游与传媒学院“璧有好事”农文旅融合发展实践团十余名师生怀揣热忱,踏上前往重庆市璧山区七塘镇的征程。本次实践以“璧见好“村”光,青年显担当”为主题,前期将通过文旅融合发展,民歌艺术下乡,便民服务渗透,文化宣讲等多种形式,在乡村一线书写青春答卷。

蓄势待发,初心如磐

出发前,团队召开了筹备会,从物资整理到行程规划,从背景调查到任务分工,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成员们的心血。团队提前调研了当地经济、文化、民生等发展情况与痛点,结合当地需求,确定核心方向,制定可行性方案。校团委领导老师寄语:“希望同学们以躬身实践的姿态,在乡土中国读懂国情民意,让知识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实践团在队旗前庄严宣誓,口号声中满是用脚步丈量土地的决心。

初遇乡土,憧憬满怀

两小时的车程里,队员们并未懈怠:调研组优化活动方案,文艺组排练为村民准备的民歌艺术表演,宣传组用镜头捕捉这片土地的颜色。车窗掠过的田野与村落,让初次踏足该乡村的队员们纷纷感慨:“课本里的乡村振兴,即将成为眼前真实的风景。”当车辆驶入七塘镇,满山的农作物、水果与白墙黛瓦映入眼帘,真是璧见好“村”光!

image001

七塘镇落日。学校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落地生根,初显担当

抵达七塘镇后,团队在七塘镇文化广场举办“民歌艺术下乡”活动,在沃野之上掀起一股清新又热烈的“最炫民歌风”。《太阳出来喜洋洋》《最炫民族风》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经典歌曲联唱将活动推向高潮,激昂的旋律引发全场共鸣,老中青三代与团队成员们同声高歌,同台共舞,用行动表达对民歌的热爱与传承,团队成员们成功融入七塘镇。

image003

唱歌现场。学校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便民服务进七塘,温情定格暖人心

便民服务深入七塘镇基层。团队成员们走进乡村,为年迈的老人免费拍摄证件照,细致帮忙调整姿势、整理着装,确保照片合格规范;同时开展全家福拍摄活动,为村民定格温馨团聚时刻。此次服务精准对接基层所需,将便民服务渗透至村民家门口,切实解决群众需求,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把关怀落到实处,准确提升村民获得感与幸福感。

image005

村民看证件照。学校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巧手制漆扇,健康绘新风

紧扣健康中国建设,组织村民体验漆扇非遗工艺。活动以传统非遗漆扇制作为载体,巧妙融入健康生活宣传。村民们在学习大漆技艺、感受文化魅力的同时,更在特制的主题漆扇上,书写“少油少糖,健康饮食”等核心健康标语。活动还鼓励大家融入趣味动画等创意元素,使古朴漆扇成为传播健康生活方式的新颖工具,让健康中国理念以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方式深入乡村,深入人心。

image007

活动结束合影。学校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原以为三下乡是单向付出,没想到村民递来的一碗凉茶、孩子眼里的期待,早已让我收获满满。当看到老人们跟着《太阳出来喜洋洋》的节奏拍手哼唱,孩子们围着我们学跳民族舞时,我突然明白——艺术不是高高在上的表演,而是心与心之间的桥梁。”文艺组学生说道。

调研组的同学们说:“作为广告学、广电学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能用专业知识帮村民分析种植产业痛点、设计文旅宣传方案,才真正读懂‘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深意。在田间地头,课本里的‘用户画像’变成了老乡们晒得黝黑的笑脸,‘市场调研’化作了他们掰着手指算收成的模样。”

宣传组学生表示,“镜头里记录的不只是素材,更是滚烫的生活:老人摩挲着刚拍好的证件照连声道谢,小朋友踮脚在漆扇上歪歪扭扭写下‘健康’二字……这些画面让我意识到,乡村振兴的‘传播力’从来不是流量数据,而是如何让每一份真实的声音被看见、被记住。”

首日的奔波与初探,让实践团对乡村有了具象认知。接下来的4天,他们将进一步深化民歌艺术下乡活动,挖掘当地文化特色;运用新媒体技术助力乡村文旅宣传推广;结合专业优势开展乡村旅游开发调研等活动。青春的脚印已深深印在乡土,更多温暖的故事,正在七塘镇的青山绿水间悄然书写……

分享:

编辑:刘玉峰

审核人: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