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交大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媒体交大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中国交通报:建好“高能级”科研平台推动未来交通科技创新

日期:2024年11月21日 12:03 作者:宫辉 来源:科技处 点击率:

前不久,重庆交通大学前沿技术交叉研究院建设方案论证会召开,会议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川等专家对建设方案进行质询与建议。前沿技术交叉研究院将结合学校研究基础和特色学科,在数智科技、绿色低碳、新材料领域布局,设立极端环境智能建养与数智交通两个创新中心,培育智慧水利、智慧管道等创新中心。组建跨学科、跨学院、跨校际,具有国际视野的科研团队,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研究、颠覆性技术研究。

重庆交通大学乌兰布和沙漠实验基地的马铃薯大丰收。

前沿技术交叉研究院建设只是重庆交通大学建设“高能级”科研平台,推动未来交通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科研平台是高等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人才培养、成果产出以及学术交流的重要基石。重庆交通大学长期致力于科研平台建设抢抓机遇,以推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战略实施和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为目标,面向未来交通运输领域科技创新需求,加大科研平台建设与投入力度,推动现有科研平台转型,倾力打造未来交通高端科研平台,力争把学校建设成为未来交通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高地,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和服务社会进步贡献交大智慧。

发力新型领域 助力科研平台转型升级

今年9月,重庆交通大学力学治沙与生态碳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组织专家,对学校乌兰布和沙漠土壤化中试科研基地的大豆高产示范田进行了田间实收测产。专家组一致认为,沙漠土壤化技术应用于大豆生产成效显著,是一项重要突破性技术,对于粮食安全和增产、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获批的“力学治沙与生态碳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要致力于开展基于生态力学原理的荒漠化防治、生态治理和碳汇工程技术研发,促进绿色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生态力学交叉学科建设发展,培养集聚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学科交叉融合型人才。

重庆交通大学积极加快推进国家级平台能级提升。面向悬浮隧道、超大尺寸桥隧结构等未来交通关键基础设施,联合清华大学等单位开展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优化重组;围绕“绿色、智慧、生态”,推动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向国家生态智慧航道技术创新中心转型升级,推进“长江上游鱼类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筹建。持续推动省部级平台培优培强,聚焦未来交通与生态环保领域科技发展趋势,统筹学校优势资源,内因外联,倾力打造“力学治沙与生态碳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平台;围绕无人驾驶、空天一体化交通、绿色化运载工具、极地交通等未来交通场景,以攻克未来交通科技难题为目标,开展省部级科研平台的优化重组,推动传统老旧研究方向向绿色化、智能化等未来交通发展需求转型,进一步服务国家及交通运输行业发展。

重塑科研体系 推动未来交叉研究院建设

面向未来交通科技发展,重庆交通大学正在打造四个研究院:围绕极地交通发展,攻克未来土木新材料、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装备,打造“未来土木科技研究院”;面向深地交通、空天一体化交通、无人驾驶、智能飞行器等未来交通场景,成立“前沿技术交叉研究院”;聚焦绿色化智能化交通发展,成立“智慧水利水运科技研究院”;针对高速真空磁浮、悬浮隧道等未来交通模式,筹建“智慧管道与轨道科技研究院”。

“四院”齐建,优势互补,统筹推进,力争突破高精准自主定位导航、监测预测大模型算法、交通管控大模型算法、空天地一体化管控、自主协同应急管控技术等未来前沿科技问题,实现学校在智慧交通、极地交通、绿色航运、无人驾驶、智能建造、低空经济等未来交通领域的重大科技创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以卓越的交大智慧服务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等国家战略以及未来交通领域上下游产业发展升级。

“红路”院坝课堂讲授“两路”精神。

强力支撑保障 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加速跑”

重庆交通大学是一所因修建川藏公路而生的学校,践行和弘扬“两路”精神,既是重庆交通大学师生校友的历史使命,也是学校的时代担当。

建校73年来,重庆交通大学以传承和弘扬“两路”精神为引领、为主线,通过多种形式不断充实和完善“两路”精神研究体系,将“两路”精神融入思政课各门课程,持续深化“两路”精神教育教学和研究阐释,充分发挥“两路”精神育人功能,取得了显著成果。《川藏公路世界级生态与文化遗产旅游廊道构建的机制及路径研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弘扬“两路”精神 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是国内首部“两路”精神研究理论专著, 2023年获评中国公路学会首届“交通好书”。传承弘扬“两路”精神系统工程建设也被纳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

为深入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推动国家交通运输发展重大战略与学校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主动服务和支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学校紧紧围绕交通科技发展前沿,精准谋划了山区桥隧智能建造与运维关键技术、传承弘扬“两路”精神系统工程建设、山区交通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等3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

目前3项任务正在“加速跑”,重庆交通大学希望通过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建设,加快传统交通学科科研方向的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快新兴战略学科科研方向的信息化、智慧化培育,促进工工交叉、工理融合、工文渗透,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一批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经验借鉴。

目前,重庆交通大学“高能级”科研平台建设,赋能未来交通科技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山区桥隧国家重点实验室攻克了工程科学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难题,研制建设了国际领先的多功能环境/荷载耦合加载试验等四大高端试验平台,支撑了20个“世界之最”的桥隧隧道工程,新增1个“山区桥隧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内河航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突破了黄金水道和生态航道建设技术瓶颈,承担了长江、珠江流域70%以上的航道试验,服务了三峡水利枢纽通航和船闸建设等技术难题,支撑了三峡水运新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等重大工程建设;力学治沙与生态碳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研发了原创性理论和成套技术“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在新疆、西沙岛礁和中东等地进行产业化推广应用10万余亩,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依托重点科研平台,重庆交通大学成立了重大项目专班,实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零的突破;积极申报了交通运输部、科学技术部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参与了出疆入藏、西部陆海新通道、三峡水运新通道等国家重大工程的技术研究,攻克了包括世界最大跨拱桥、世界最大跨轨道斜拉桥、世界最长铁路隧道和世界最长公路隧道等工程的关键技术,支撑了世界最大跨轨道斜拉桥南纪门大桥顺利合龙,世界最大跨轨道连续钢构大桥嘉华大桥胜利竣工通车,世界最大跨上承式拱桥德余乌江大桥、世界最大跨双连拱桥、世界最宽公轨同层两用桥等20个“世界第一”桥隧工程的扎实推进。

中国交通报:https://pub.zgjtb.com/jtqg/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5051/440824.html?isShare=true


分享:

编辑:黎昱睿

审核人: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