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交大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媒体交大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中国交通报:创新引领 数智赋能 高质量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

日期:2024年06月24日 15:12 作者:中国交通报 学习强国 来源:重庆交通大学 点击率:

编者按: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对于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格局具有重要意义。重庆交通大学因川藏公路而立,是“两路”精神的源起者、传承者和践行者。近年来,学校大力弘扬“两路”精神,充分发挥交通学科特色优势,积极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聚焦通道产业经济、数智化、安全化、智慧物流等领域,开展有组织科研,汇智聚力,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建言献策。

加大开放力度 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强经济互联

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教授 黄承锋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副主任 袁宇

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提质跃升,是新时代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重庆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的重要抓手。我们要结合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刻理解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大战略意义,贯彻落实到新时代重庆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的发展中去。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弥补区位短板,是西部陆海新通道主通道沿线地区发展的关键一招。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主通道沿线川、渝、黔、桂四省(区、市),2022年GDP为12.81亿元,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分别为14.1亿元、25.1亿元,分别为这两个地区的90.85%和51.03%;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主通道沿线地区人口达1.97亿,为粤港澳大湾区0.87亿和长三角地区1.77亿的2.26倍和1.11倍,发展差距明显。最大的差距是进出口总额,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主通道沿线地区是0.38万亿美元,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分别为2.42万亿美元、2.02万亿美元,分别为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的15.7%、18.81%,开放形成的差距十分明显。东盟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大区域,西部陆海新通道主通道沿线区域处于我国对东盟开放的最前沿,具有地缘和传统经济联系两大优势的叠加,拥有前所未有的开放机遇,扩大对东盟的开放并延伸,是发展的关键一招。

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赛道超车,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及其沿线地区快速发展的新动力源。西部陆海新通道本身及沿线地区、周边国家的生产力形态,仍然以传统的生产力为主,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少。智慧交通、绿色交通等新质生产力技术正在逐步渗透进入交通运输行业,改变传统交通运输行业,并衍生形成新的行业形态和新产业。以智慧交通产业链为代表,包括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聪明路产业链、实时云产业链、可靠网产业链及动态图产业链等五大产业链的总和,集成了传统交通之外的“云、网、图”产业,提升了“车、路”产业。

新技术、新兴产业成长需要大应用场景,西部陆海新通道包含了5种交通方式不同层级的线路和运输场面,是最全最丰富的大场景,可以建成物品流动和人员流动全新的、高质量的“大底座”。这既是交通运输生产力的又一次跃迁,也将引领、引导和推进全社会生产力的大跃迁,创新链促进产业链形成,新质生产力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及其辐射区域发展的新动力源。大力推动、高效发展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是形成新时代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彰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独特优势和特色的必然选择。

加强相互经济联系,迭代协同发展,建成高质量发展的西部陆海新通道主通道经济带。考察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开放初期香港地区的制造业大量向珠三角地区转移,而广东地区制造业产品的出口则依靠香港地区提供的包装、航运等服务,进而形成了“粤主制造、港主服务”的“前店后厂”上下游产业分工合作模式,经济联系明显,推动了粤港澳大湾区的迅速崛起。考察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主通道沿线区域,虽然地缘相邻,但经济联系不多,川渝之间存在传统的经济联系,但近些年来的相互竞争使得经济结构同质化程度增加、协作度减少;广西与广东相邻,经济联系更为紧密;按照经济联系紧密的要求,整个区域还不能称为经济带和经济区。

通过大通道这个强有力的“经济脉络”,抓住生产力迭代、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在全通道布局产业链、供应链,推动上中下游协同、要素互补、资源共享,推动通道、物流、贸易、产业联动,密切沿线区域的经济联系。这将迅速促进该区域快速、高质量发展,建成新质生产力内涵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经济带。届时,西部陆海新通道经济带将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成果的重要经济地理标志。

协同共建 提升国内国际双循环效能

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王春杨

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提高西部和内陆地区开放水平,是新阶段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部署。要促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协同发展,使之成为塑造我国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引擎。

发挥网络化集成效应,降低双循环贸易成本。通过压缩陆海时空距离,西部陆海新通道不仅改变了西部地区传统的对外运输格局,并从根本上打破了外向型经济发展多依赖东部沿海地区的局面。到2023年,西部陆海新通道已形成覆盖西部12省(区、市)以及海南省和广东湛江、湖南怀化在内的“13+2”多地区共建格局,物流网络拓展至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货物搭乘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到达东盟,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压缩近一半。通过协调跨地区物流与运营组织,通道“枢纽—网络”集成效应和规模效应得以发挥,内陆地区参与双循环的物流运输成本降低显著。通过开放政策和制度创新,贸易便利化水平和国际营商环境均得到显著提升,制造业和服务业开放持续扩大,带动商品贸易、服务贸易稳步增长。

发挥价值链攀升效应,提高双循环层次能级。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贸易促进效应,提高了内陆地区参与国际循环的深度和广度。通过降低与东南亚地区乃至更加广阔的“一带一路”合作地区的贸易成本,西部陆海新通道将推动西部地区与东盟、欧洲等地区国家产业合作,加快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随着我国高技术产业在世界的地位迅速提升,融入国际循环将全面提升西部地区原有产业链层次。在越南、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等其他发展中国家,都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作为重点发展领域的背景下,我国西部地区产业转出的态势也会愈发严峻,必须通过产业升级提升全球价值链区位。

发挥产业链分工效应,优化双循环空间布局。西部陆海新通道在带动内陆地区融入国际循环的同时,通过促进国内产业转移和分工优化,为沿线地区参与国内循环提供了契机。我国原有产业空间布局主要注重外部循环,从而导致“沿海强、内陆弱”的产业发展格局。并且,多年来我国双循环的区域网络关系相对稳定,东部地区在双循环中长期处于主导地位。传统的空间联动主要促进了“东部—东部”省份内部的国内大循环以及东部省份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而西部地区参与“东部—西部”“西部—西部”国内循环的程度则明显不足。西部陆海新通道将更好地发挥我国内陆腹地优势,通过协同合作、产业分工和统一大市场建设,将重塑国内循环的空间格局,有利于解决我国产业空间错配、国内价值链短及区域分工不足等问题。

发挥跨区域协同效应,强化双循环内生互动。新发展格局需要以国内大循环为基础,并通过加快开放通道建设、自贸区发展和提升国际营商环境推动国际经济循环。通过搭建跨地区的“通道—物流—贸易—产业”联动发展格局,西部陆海新通道不仅实现了陆地经济与海洋经济的双向促进,更推动了沿线地区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从而实现国内价值链与国际价值链的内生互动和协同发展。内陆开放通道建设强调了双循环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内生互动性,西部陆海新通道显著促进了内陆地区贸易增长和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并通过产业升级、创新驱动,促进国内产业转移和区域分工格局优化,从而实现内循环与外循环的协同与统一。以区域协调发展为主线的内陆开放发展,将为我国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支撑。

夯实底座 提高数智化能力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副院长、教授 陈坚

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体系机制不断建立健全,通道基础设施、运营组织和物流服务等取得显著成效,成为重庆最具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之一。2023年通道完成货运量17.8万标箱,增长21%,但与中欧班列(成渝)的43.5万标箱相比,还有较大发展空间。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等新生产要素的快速发展,为通道规模、效率、功能的迭代升级带来了崭新机遇。

完善通道数智化硬件,搭好数智化底座,提升通道效率。西部陆海新通道东、中、西三条线路的90%基础设施,建成使用时间在十年以上,只能满足基本运输功能。应加大通道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力度,聚焦通道关键线路与重要枢纽的智能感知、通信、调度能力,制定通道数智化标准体系,夯实通道物理基础。联动通道沿线区域,以路侧感知设备、诱导服务设备、智能充换电设施等为重点,形成通道新硬件。以通道枢纽群智能协同运行为目标,实施重庆珞璜港、贵阳国际陆港、广西北部湾港等枢纽数智化改造,探索枢纽数字孪生平台建设,加快港口、铁路场站、物流园区与通道线路等基础设施全面物联。更新通道运载装备,加快铁海联运班列、跨境公路班车与国际铁路联运班列等运载工具研发升级,强化汽车、铁路列车、船舶等装备绿色动力系统和智能网联系统等关键技术突破。推动移动互联网、区块链与车联网等技术在通道铁路列控与调度指挥、智能网联车路云一体化等领域示范应用,带动通道沿线新型运载装备产业发展。

优化通道数智化平台,丰富数智化场景,加大通道黏度。当前,通道不同运营主体已经建立了类型丰富的信息管理平台,主要功能侧重于数据展示、安全保障、运输服务等,存在数据交换、共享、融合不足,应用场景相对单一,经贸服务能力不够,用户黏性不强等瓶颈。应着眼于通道运营服务平台整体功能重塑与流程再造,打通通道不同方式、不同区域间的障碍,为通道数智化迭代建设提供“操作系统”。基于市场与行政双轮驱动,构建面向通关、物流、仓储、贸易以及金融、法务等多方多场景互认、互信数据仓。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打造通道算力中心,整合生产商、供应商、物流服务商、金融服务、政府管理部门等多方需求,开发统一开放的通道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加强通道沿线境内外节点数字化联动。推动通道运营组织数智化创新,扩大多式联运“一单制”“铁海联运一站式”等数智化功能,持续拓展陆海新通道数智化新应用场景,做强重庆西部陆海新通道营运中心能力,打造数智通道新生态,实现通道物流、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的有效整合。

丰富通道数智化服务,布局数智化产业,加强通道贸易。传统货物运输通道主要靠降低运输成本、优化运输路径吸引货源,难以将物流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西部陆海新通道提质跃升的核心,在于由运输通道向产业、贸易、金融全要素集聚通道迭代升级,成为汇聚产业园、贸易地、金融圈的供应链大通道,而数智化是这一升级的重要“催化剂”。依托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加快企业在通道沿线建设布局数智化产业基地,深化中老泰“三国三园”(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泰国罗勇工业园、老挝塔纳楞陆港)合作,打造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示范区。大力发展通道数字金融,加快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金融服务联合体,创新通道贸易金融产品与服务,深化金融外汇改革创新试点,推广跨境金融区块链通道融资结算应用场景,推动数字提单、数字仓单、数字交易在结算、融资等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延伸,持续扩大通道贸易金融规模、提高质量。

增强综合交通枢纽韧性 保障供应链稳定发展

重庆交通大学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盛进路

作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和内陆开放综合枢纽,重庆不仅肩负着支撑和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更承担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多重战略使命。重庆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其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与开放性,对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突破8万亿元,占全国、西部地区的比重分别为6.5%、30.4%,其作为国家战略腹地的承载能力明显增强。新时期,通过提升长江上游水运体系运输能级、破解跨运输方式梗阻、构建现代跨境物流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国际物流大通道集疏运体系,着力增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韧性,对于优化西部新质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推进西部供应链稳定发展,建设好我国战略大后方具有重要意义。

提升长江上游水系运输能级。提升水路承载能力,加快形成以“一干两支六线”航道、“三枢纽五重点八支点”港口为骨架的水运网络,推进现代水运体系建设提档加速;统筹推进江海联运、江海直达,优化组织体系,推动江海联运重庆服务中心建设,逐渐扩大重庆至洋山集装箱、至宁波舟山大宗散货航线规模,并不断探索、增辟江海直达新航线;加大水水中转业务,加强组织运营,提高中转效率,充分发挥库区航道优势,增强水路运输对西部货源的吸引力度,提升嘉陵江、乌江等支流对长江干线运输贡献率;推进长江上游港口群协同发展,加快建立港口合作机制,构建上游港口联盟,推进长江、嘉陵江、乌江沿线重要港口协同运营,加大集装箱铁水联运合作力度,着力打造长江上游高水平港口枢纽集群。

解决跨运输方式梗阻问题。跨运输方式的“硬联通”与“软联通”是畅通“肠梗阻”的关键。建设综合货运枢纽及集疏运体系,加快推进铁水联运衔接场站改造,推进铁路专用线进港区、连园区、接厂区;建立健全多式联运标准体系,积极应用先进技术,不断创新联运模式,加快应用多式联运电子化单证,统一单证格式与数据交换标准,简化转运手续;打造智能物流信息平台,加大信息资源共享力度,推进运输企业、港口等主体数据交换与业务联动,打破信息壁垒,贯通全链条信息交互。以标准规则协同为支撑,消除信息孤岛,提升多式联运系统的整体协同性,形成多式联运“联网补链合作”发展态势。

建立现代跨境物流服务体系。从整合基础设施着手,推进港口、铁路、机场等关键节点的现代化与高效互联。同时,通过完善国际多式联运枢纽,强化“海陆空铁”一体化国际物流服务网络建设,提高货物在不同运输模式间的转换效率,确保物流链条的高效衔接;积极推进国际包装、运输、仓储等基础操作标准化,推动信息交换、单证格式等统一化,规范物流服务体系,实现国内外物流服务的顺畅对接,同时加快建设一体化数字口岸平台,实现报关、检验检疫等流程的电子化、智能化;强化“海陆空铁”多部门沟通合作,确立跨区域物流联盟和跨部门协调机制,精简优化全链条操作流程,提供一站式跨境供应链服务;持续推动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信息实时共享和透明化,推进跨境供应链管理服务模式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多维度谋划多层级发力 营造良好人才生态

重庆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理论科科长 李坤

人才是第一资源,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满足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必须注重引、育、管、用等多维度谋划、多层级发力,做好人才工作这篇大文章,大力营造良好人才生态,让更多高质量人才发挥更大创造力,激活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引擎。

政府引领,培育人才成长沃土。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是国家重大战略,政府部门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在建设高能级人才平台、营造高水平人才生态、完善高品质人才服务等方面充分做好前瞻性基础性工作,发挥引领作用。要充分做好战略谋划,既立足当下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又着眼未来管理运营,做好人才工作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举措,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广泛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鼓励人才培养和发展,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完善人才服务,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在人才安家落户、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解决人才急难愁盼问题和后顾之忧,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下。要促进人才跨地区流动,建立省际协商合作机制,破解人才分布与产业布局不协调的矛盾,从根本上克服人才的“马太效应”,共同推动人才培养和使用,促进人才共享交流,以人才协同发展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院校赋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各级各类高校、职业院校、技工学校等是各层次人才培育的重要阵地,要积极以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沿线各类院校要深化校际合作交流,深化人才培养合作,通过设立学科联盟、专业联盟等合作机制,紧紧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目标,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要积极与产业对接,以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着力培养新通道建设所需的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先进制造、国际贸易、法律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高校要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注重培养具有跨学科专业素养、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人才和创新团队。各类职业院校要全面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培养素质技能高、针对性强、专业度高的职业技能人才和技术团队。要积极引入“产业导师”制度,将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和行业实际需求融入课程设计,校企联合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培养更具实践能力的人才。

产业联动,激发人才创造潜力。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及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相关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要积极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做到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努力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力。要大力创新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探索建立创新孵化园区,鼓励各类人才参与科研和技术创新,大力培养新型职业人才、创新创业人才,提升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能力。要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积极建立战略导向的人才培训开发体系,对员工进行系统性培训开发,不断提升员工的职业能力和整体素质,满足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低碳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新特点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要深入营造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相适应的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以企业家精神激励员工奋斗志向,强化使命责任担当,通过设立奖励基金、提供晋升机会等方式,增强人才敬业奉献精神和投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创造力。

学习强国: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6926445048314345152&item_id=6926445048314345152&cdn=https%3A%2F%2Fregion-chongqing-resource&reedit_timestamp=1718966239000&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中国交通报:创新引领 数智赋能 高质量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__中国交通新闻网 (zgjtb.com)


分享:

编辑:刘玉峰

审核人: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