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下午15:00,学校在明德楼308会议室召开了重庆交通大学人才培养供需适配机制改革专题工作会。副校长郑丹出席会议并讲话,招生就业处、学生处、研究生院、教务处、科技处、发展规划处、河海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参会,会议由招生就业处副处长袁理主持。
会上,袁理介绍了我校成为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重庆市人才供需适配机制改革试点高校之一的基本情况,河海学院刘春玲老师介绍了学校改革试点内容,各部门围绕改革试点工作目标、关键任务、主要举措、预期成果和支持保障等展开了交流讨论。
郑丹副校长在讲话中指出,我校作为改革试点高校,要以此为契机,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全链条、多维度找准改革突破口,统筹推进学校人才培养供需适配机制改革试点工作。针对本次专项工作,郑丹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加强学习,提高站位。各部门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市教委工作部署,成立校院两级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确保试点工作有序推进。二是要高度重视,打表推进。尽快出台学校人才培养供需适配改革方案指导意见,结合三项试点任务明确部门任务分工,定期研讨、汇总、上报工作进展情况。三是要开拓思路,创新举措。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强化数据驱动,建立专业动态调整与就业反馈机制,实现传统专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专业优化提升,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成果。
据悉,2025年6月,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将“人才供需适配机制改革”列入第二批综合改革试点任务。2025年7月,教育部启动了改革试点工作,将重庆市作为人才供需适配机制改革试点省份之一,同时西南大学、重庆交通大学以及重庆工业职院成为了改革试点高校。后续,重庆交通大学将重点围绕构建数据驱动的人才培养供需适配机制、建立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供给机制和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指导服务等任务开展工作,力争到2027年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改革成果,为全国人才培养供需适配机制改革提供实践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