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慧城市学院召开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启动会。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振主讲并作动员讲话,毕业生辅导员及全体2026届毕业生参加,会议由学工办副主任、分团委副书记李河星主持。
精准把脉:挑战与机遇并存,新赛道呼唤“交叉”人才
会议伊始,刘振副书记首先对宏观就业形势进行了精准研判。面对2026届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部分传统岗位收缩的现实挑战,他明确指出,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虽面临结构性调整,但整体就业率持续保持高位,“机遇与挑战并存”是当前最显著的特征。挑战在于传统工程测量岗位趋于饱和,考研考公竞争白热化。机遇则在于国家“数字中国”、“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城市更新”等重大战略催生了海量新机遇。
转变观念:从“理想择业”到“务实就业”,树立正确就业观择业观
针对毕业生中可能存在的“求稳缓就业”、“追逐热门”、“非大厂不去”等心态,刘振副书记提出“转变观念、务实前行”,呼吁全体毕业生,一是要认清形势,放下“执念”,要理性分析环境,先就业再择业,职业生涯是场马拉松,第一份工作重在积累经验、提升能力,而非定终身。二是要勇于实践,终身学习,鼓励毕业生敢于尝试,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并始终保持学习热情,以“终身学习”的态度迎接技术的快速迭代和经济社会变革。
全面赋能:从“被动等待”到“主动创造”,多路径谋划未来
刘振副书记强调,要拓宽信息与渠道,善用学校就业平台、学院公众号等信息源,主动参加各类招聘会、宣讲会。根据自身情况,在直接求职、考研深造、报考公职、参军入伍、自主创业等多条路径中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避免“孤注一掷”带来的被动局面。学院将实施“一生一策”精准帮扶和“研途领航”计划,通过持续“访企拓岗”深化产教融合,全程为毕业生求职保驾护航。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刘振副书记借用孔子名言,告诫同学们要坚守底线,诚信求职,要求全体毕业生坚决抵制不诚信行为,谨慎签约、了解条款,确保个人权益不受侵害。
此次启动会的召开,为学院2026届毕业生分析了就业形势,介绍了就业政策,指明了就业方向,凝聚了就业共识,增强了就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