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薪火承韵”实践团开展了一场非遗文化探索之旅。实践团师生先后走进渝中区重庆非遗体验中心和九龙坡区英雄湾村“九乡十八坊”研学营地,通过亲身体验传统技艺,感悟工匠精神,坚定文化自信。
在渝中区重庆非遗体验中心,实践团成员们被满墙散发着历史韵味的拓片深深吸引。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队长张丽萍带领队员们认真学习拓印技艺,从宣纸润湿到墨色晕染,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古人的智慧。教学互动中,让古老拓印技艺与青春力量碰撞交融。当“囍”字纹样最终跃然纸上时,队员们不仅感受到了传统技艺的精妙,更体会到文化传承的责任与使命。
转至九龙坡区英雄湾村“九乡十八坊”研学营地后,实践团在负责人蒋旭的指导下,深入体验了木工和剪纸两项非遗技艺。在木工坊内,同学们从选料开始,历经雕刻、打磨、钻孔等十余道工序,最终完成了一件件精美的木制书签。完成木制书签雕刻后,实践团成员王熠看着以交大为主题的作品,感到非常有成就感,作品刻有校训“明德行远交通天下”八个字,他深有感触地说:“‘明德’”教会我们做人要光明磊落,就像这木料要选材精良;‘行远’启示我们做事要持之以恒,恰似这木制工艺品需要精心打磨。”
剪纸体验区吸引了同学们的参与,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实践团成员们以重庆交通大学特色建筑为主题,用剪刀在红纸上勾勒出校园的独特风貌。李子湖畔的倒影、教学楼的轮廓,在一剪一刻间跃然纸上。
实践团指导老师曹婧指出:“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掌握了非遗技艺,更重要的是引导青年弘扬工匠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作为未来的工程建设者,希望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将使他们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