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莘学子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莘莘学子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青春接力振兴路,航运学院实践团赴民利村见证乡村蝶变

日期:2025年07月11日 10:00 作者: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 来源: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 点击率:

2025年7月9日,重庆交通大学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海润扬帆”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再次走进重庆市渝北区石船镇民利村,开展连续第四年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聚焦基层治理、观察产业发展和感受民生改善等主线,深入探索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产业兴村:从荒山到果园的美丽蝶变

自2022年起,航运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每年都来到民利村开展志愿服务和调研工作,见证了这个小村庄从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基础薄弱的普通村落,逐步发展为集种植、采摘、观光于一体的农旅融合示范村。

在村党支部书记方玲引领下,实践团走进占地1931亩的李子产业园。方玲介绍,近年来,村里创新采用村民土地入股模式,同步推进优良品种引进、灌溉设施建设,全力推动标准化果园打造。2025年,李子产量10万斤左右。每年的3月和7月都举办“花田民利,民利有李”的乡村旅游节,每年吸引超万名游客到民利村赏花和采摘李子,不仅带火了当地的农产品,还为附近村民年创收近20万元,让村民切实尝到产业融合甜头。

“乡村振兴根基在产业发展,得让村民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才能留住人。”方玲的话,道出民利村发展密码。

医疗提升:两代村医守护村民健康

在民利村卫生室,实践团成员见到了坚守基层医疗岗位37年的村医王雷。自1988年起,他始终扎根农村,见证了村级医疗条件的显著改善。如今,标准化诊室、药品储备齐全的药房为村民提供了更便捷、安全的医疗服务。

令人感动的是,王雷的女儿也继承父业,投身基层服务行业,用实际行动延续着对乡亲们的守护。“不为别的,就想守着乡亲们,让大家小病不出村。”王雷朴实的话语,展现了基层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担当,也为“雷锋精神”在新时代乡村大地上的传承写下生动注脚。

民生改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随着地铁4号线开通,石船镇正式迈入“地铁时代”。村民们背篓装菜进城的场景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被亲切地称为“背篓专线”。如今,这条线路不仅连接城乡,更带来了人流、物流与信息流。

“比起以前,现在看病有合作医疗,孩子上学也不愁,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一位村民笑着说。在与村民的交流中,实践团深切感受到乡村振兴政策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切实变化。

青春助力乡村振兴:在实践中感悟责任与使命

四年的走访调研,让实践团对民利村的发展轨迹有了深刻理解。“从最初的一片荒地到现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我们亲眼见证了这个村庄的成长。”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将把所见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探索更多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一支长期关注石船镇发展的高校实践团队,“海润扬帆”将持续发挥学院专业优势,推动科技、文化、人才等资源下沉乡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交大智慧与青春动能。

分享:

编辑:刘玉峰

审核人: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