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旅游与传媒学院党委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学生党员响应“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实践的号召,将专业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走进重庆市璧山区七塘镇,开展“红心向党润初心,幸福影像惠万家”主题活动,为乡亲们免费拍摄证件照与全家福,开启了一场青春与乡土的温暖对话。
“我们都这个年纪,老都老了,还照什么相啊!”“婆婆,看这里,笑一笑,诶,对咯!您笑得这么好看也!”七塘镇的清晨被一群青春洋溢的身影唤醒。他们扛着相机、背着三脚架,带着满腔热忱走进这个宁静的乡镇,一方树荫、一张凳子、一块平整的红布,便是她们精心布置的“临时照相馆”。
珍藏一份童真
“小朋友,看这里!比个耶!”随着快门“咔擦”按下,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容被瞬间定格。对于许多乡村儿童而言,专业的成长记录往往是件“稀罕事”。这些影像不仅记录了他们纯真的童年瞬间,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乡村家庭在专业成长记录方面的缺陷。一支部学生党员韩彦丽表示,希望通过快门为孩子们留存下珍贵的童年印记,让成长的轨迹有迹可循——那些奔跑的身影、开怀的笑脸,都将成为岁月里鲜活的注脚。
铭刻一份担当
“确实不错,学了这个专业还能帮大家拍照!”镜头前,扎根基层的村干部神情坚毅,辛勤劳作的村民笑容质朴。这些照片不仅是个人形象的留存,更捕捉到了乡村振兴一线建设者的精神风貌。一张符合规范的工作照,或许能助力村干部更便捷地开展工作;一张精神的肖像,则是对辛勤劳动者朴实形象的尊重与肯定。镜头下的他们,眼神里有对土地的深情,肩头有对家园的责任,充满朝气,构成了七塘镇奋进图景的生动缩影。
兑现一份承诺
“爷爷,快看镜头,不要再看镜头旁边的婆婆啦!”在七塘中学对面的空地上,实践团成员们热情地引导着一对略显羞涩的老夫妻进行拍摄。“拍得真好!这下办老年证、领补助啥的,照片总算‘拿得出手’了!”对于许多像这对老夫妻这样的老人们来说,一张标准、精神的证件照,意义远超一张纸片。这张照片不仅解决了他们的实际生活需求,还填补了情感记录的空白。“活了大半辈子,这还是头一回跟老头子这么正式地合影呢。”“得好好收着,让孩子们也看看,太谢谢你们这些娃儿了!”这张由大学生们促成的合影,打开了老两口藏在岁月里的期盼,兑现了跨越几十年的承诺,成为了他们相守岁月的一份独特见证。
“来,看镜头!笑一个!”这句重复了上百次的话,成了旅游与传媒学院党委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与乡亲间最自然的交流。这场“璧”须有你的约定,是她们用专业技能服务乡亲、用青春力量扎根大地的温暖印记,当一张张笑脸从镜头里走出,印在证件上、贴进相册里,便成了最生动的证明:青春的价值,将在与专业的交融中粲然盛放,在与乡土的共振中熠熠生辉!